中大头条

首页 > 中大头条 > 正文

朱孔军书记讲授2025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吴立坚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5-03-22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记者余婷)春日的康乐园,阳光和煦、木棉花正红,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在掌声中开始。“新时代中大青年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3月20日,校党委书记朱孔军以“新百年新征程,中大青年何为”为题为90余名同学讲授思政课。

朱孔军书记讲授思政课(党委宣传部 王佳鸿摄)

课堂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朱孔军书记首先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他特别分享了三位在“两会”上被全国政协委员点名表扬的校友。他们中有投身科研研制出抗癌新药的、有毕业后回到家乡投身乡村振兴的,还有从支教西藏到留在西藏工作的。朱书记说,“我们的校友将国家情怀融入个人的奋斗拼搏之中,以小我融入大我,这种精神值得全校师生学习。”

朱书记将百年中大校史中的家国情怀娓娓道来。从中山手创到历经烽火岁月,中大师生始终心怀国家,在西迁路上不忘教学科研。在人民中大时期,学校积极投身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通过有组织的科研服务国家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大学迎接科学发展的春天,得风气之先、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探索高等教育办学的新模式。迈向一流大学的征程中,学校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需要超前布局学科,拓展深圳校区、融入湾区建设。回首百年历程,中山大学在中国现代大学探索的道路上步履铿锵、奋力前行。

在百年历程中,中大青年始终与时代、学校同心同向而行。在革命烽火中,中大青年铸就了红色基因;在探索实践中,中大青年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支援抗美援朝;在锐意开拓中,中大青年勇立时代潮头、青春校园百花齐放;在新征程中,中大青年博学笃志、担当奉献,奔赴星辰大海。朱书记说,百年来中山大学培养了80余万名人才,在服务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学们认真聆听思政课(党委宣传部 王佳鸿摄)

面对时代赋予中山大学和中大青年历史重任,中大青年当如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青春篇章?朱书记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分享他的体悟和思考。他说,要塑造好品格,怀揣家国情怀,时刻心系国家和民族,始终三省吾身,自觉做到修身修为。要锤炼好品行,始终秉持实干兴邦的理念,以行促知,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坚持守正创新。要涵养好品位,保持朴实作风,秉持开放胸怀,努力做到“大心容物”。

“今年毕业我会作为选调生走入社会,如何做好基层服务?”朱书记用自己在地方工作的亲身经历介绍了他的观点,一是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二是永不自满、善于学习。另一位同学提问“互联网时代,青年大学生应如何在网上展现积极的影响力?” 朱书记认为坚定理想信念是前提,知行合一是关键,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坚守和坚持。朱书记表示,“希望能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山大学能够真正成为一所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有良知有温度的大学,有担当有责任的大学,受人尊敬、值得托付的大学。让我们与百年中大一起成长,一起攀登,一起跨越。”课堂在热烈的交流中结束。

下课时,朱书记像10年前在中大上课一样,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了在场的同学,叮嘱同学们有任何事都可以跟他联系,期待来自同学们的“好消息”。

同学们与朱孔军书记交流(党委宣传部 王佳鸿摄)

同学们表示,朱书记非常亲和,就像身边的老师学长一样亲切,讲授的内容非常贴近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收获,有启发的思政课”。

文稿终审:黄艳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