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芯片自主化的攻坚之路上,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跨越重洋,用二十余年集成电路设计经验浇铸育人基石,用躬身实践诠释着当代学者的使命担当,他就是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首任院长王中风教授。
破茧:夯实学科根基
2023年8月,王中风受邀出任集成电路学院首任院长,面对学院初创时百端待举的挑战,他全力推进学科建设。不到两年的时间,学院教职工团队扩展至30余人,筹备成立“集成电路与智能计算”和“异质异构集成与先进封装”两大研究所。其牵头的“集成电路与智能计算”研究所已经拥有十余名专任教师。
突破:攻克产业难题
集成电路学科的发展需要紧密对接产业需求。王中风团队和行业龙头企业保持着长期且深度的合作关系。今年3月,王中风应邀出席华为公司举办的2025年度“难题揭榜”火花奖颁奖典礼。他凭借在低功耗时频域信号处理架构和基于大模型的个性化智能体两大课题上的原创性突破,同期斩获两项火花奖,并作为主桌嘉宾参加与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先生的专题座谈交流。
坚守:扎根教育一线
回顾2016年,面对美国优渥的科研环境和稳定生活,王中风毅然选择全职回国。“我的使命,就是为国家培养更多集成电路方向的高质量人才”。如今,他依然保持初心,扎根教育一线,亲自指导多名研究生开展前沿领域技术攻关。
王中风始终秉持着求学时的信念,以求公正、敢担当、有作为的的科研精神,与全体同行一起共同推动和引领中国集成电路设计领域跃步前行,攻克技术瓶颈,以获得重大技术突破。
文稿终审:张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