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王月娇、姜鑫)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医疗卫生合作的不断深化,区域间医疗资源共享、技术协同需求持续升温,8月22日,在2025年“一带一路”泌尿外科国际微创论坛暨广东省医学学术直通车-泌尿外科学喀什行活动中,附属第五医院、喀地一院与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肿瘤中心、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儿童急救中心、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市卫生局伊斯特克洛尔医疗中心分别签署了《友好合作备忘录》。
签署协议
根据合作备忘录,三方将在国际医学、国际远程诊疗、传染病防控与诊疗、医疗适宜技术推广、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数字产品应用、数据资产平台推广应用、科研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医药推广应用、医学人才培养和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友好协作,共同推动提升区域医疗水平,增进各国人民的健康福祉。
中山大学副校长,附属第五医院院长林天歆教授表示,卫生健康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向世界推广中国先进的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及管理经验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未来将持续发挥好广东医疗资源技术优势,持续助力南疆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机构医疗水平的提升。
中山大学副校长林天歆分享
期间,林天歆代表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进一步回顾了粤喀两地泌尿外科专业的合作与交流工作,分享了成熟的协作帮扶模式,并以《AI辅助诊断在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为题进行学术讲座。
据悉,本次活动为期6天,全国40余名泌尿外科领域专家、来自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4国医疗机构泌尿外科国际友人和来自喀什地区及周边地区的泌尿外科同仁参加了活动。
会议现场
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喀什地委副书记林国华,广东省医学会第二十一届理事会会长、一级巡视员黄飞教授,中山大学副校长刘济科教授,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副秘书长石德君,新疆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新疆医学会副会长邹小广教授,喀什地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戴永刚,新疆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九智出席会议并讲话。
近年来,附属第五医院深度参与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院长林天歆教授、副院长肖非教授先后作为广东省“组团式”援疆医疗队队长,赴新疆担任喀地一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他们带领的援疆团队以各种形式提升当地医院学科建设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提高人才队伍培养质量,让先进的诊疗技术广泛落地生根,实实在在造福当地百姓,团队获党中央、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