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曹宁)11月1日,教育部海洋科学领域“101计划”核心教材发布会暨海洋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战略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行,中山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学院牵头编写的该系列教材之一《极地海洋学》在会上发布。
《极地海洋学》主编、中山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程晓教授在会上做了该教材的进展汇报和创新实践。

《极地海洋学》主编、中山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程晓教授汇报教材进展和创新实践
该教材由中山大学牵头,汇聚了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气象局、集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和一线教师参与编写,是首部系统阐述极地海洋过程、极地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制的教材。
编写团队系统梳理极地海洋的关键过程与最新进展,全面呈现多圈层相互作用机制、观测与模拟方法,通过典型案例连接理论与实践 ,填补国内极地海洋学教学与参考书目空白,服务海洋科学、海洋工程、大气、遥感、地理、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等地球科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科研、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与研究需要。
程晓在报告中特别强调,该教材立足新时代极地科学发展的前沿方向,突出多圈层耦合、气候反馈及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极地作用。与该教材建设同步进行依托极地海洋领域大科学装置的包括极地在内的现场教学实践和教学竞赛,与教材形成呼应和互补,从科学性、系统性与战略性等方面着力,助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极地海洋人才,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
会上还进行了“101计划” 表彰仪式,程晓教授荣获核心教材优秀主编,惠凤鸣教授、赵羲副教授、王绍银副教授荣获核心教材建设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