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全国“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广东启动仪式在中山大学举行

稿件来源:图书馆 编辑:卢旖维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4-05-17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张琦)5月14日,为推进新时代古籍保护工作,深化古籍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和中山大学图书馆承办的全国“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广东启动仪式在中山大学举行。

全国“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广东启动仪式现场

来自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广东省高校图工委等单位负责人和中山大学图书馆、暨南大学图书馆、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图书馆、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以及其他高校代表、中山大学师生代表近200人参加此次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中山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林明主持。

林明主持启动仪式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文化服务处处长、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负责人毛凌文,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高校图工委主任程焕文,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分别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毛凌文致辞

毛凌文在致辞中介绍了近年来广东古籍保护事业在古籍普查登记、分级保护、整理出版、保护与修复条件改善、人才培养、宣传推广等六个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程焕文致辞

程焕文指出古籍保护是图书馆的根本使命,此次全国“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是提升全社会古籍保护意识的重要举措,希望各高校通过积极开展古籍知识讲座、开设公选课、组织古籍保护修复体验活动等,在大学校园普及古籍知识。

张志清致辞

张志清在致辞中阐述了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的重要意义,充分肯定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和中山大学在全国古籍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期待此次广东省在全国“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中普及古籍保护相关知识、开创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新局面。

广东省“古籍保护进校园”活动启动

启动仪式后,张志清作了题为《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古籍保护之典籍巡礼》的首场讲座。他通过国家图书馆馆藏各种珍贵古籍在历史长河中编纂、传承、保护与修复的例子,揭示了古籍保护的重要意义,阐释了古籍保护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通过珍贵典籍让大家获取更多古籍保护知识。现场师生认真听讲,对古籍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增强了参与古籍保护的热情。

张志清作讲座

活动期间,中山大学图书馆在馆内举办了馆藏珍稀古籍特展,还将举办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中山大学传习所学徒出师考核评审和新学徒的拜师仪式。

据悉,“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是落实《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关于“创新古籍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壮大古籍人才队伍要求的全国性活动,对于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古籍保护意识,增强古籍保护技能,为国家古籍保护工作培养后备力量等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将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指导下,邀请国内著名专家,联合全省十余所高校共同开展“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加强广东古籍保护人才队伍培养,传播古籍保护知识,为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文稿终审:何文平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