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李荣)5月23日上午,“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全国示范活动广东专场暨2024年广东省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山大学南校园怀士堂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劳模引领·向新而行”,由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省总工会宣传教育和网络工作部、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中山大学工会委员会、广东工会融媒体中心承办,中山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中山大学团委协办。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广东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伟东,广东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冯建华,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吴艳玲,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职工教育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彭波,中山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许东黎出席启动仪式,中山大学师生代表130余人现场聆听了劳模工匠代表的精彩分享。活动同时通过全国总工会视频号、全总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广东省总工会视频号、中山大学视频号进行线上直播,总观看人数近5.5万人次。现场由中山大学工会兼职副主席、哲学系教授周春健主持。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邀请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广东盈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研发总监、高级工程师戈燕红,2024年省工人先锋号集体代表、中山大学天琴中心副主任、副教授薛超,2024年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代表、广州市EDA重点实验室主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微电子学域主任、国际EDA顶级期刊IEEE TCAD副编辑须江等3位劳模工匠代表进行宣讲。
活动伊始,陈春声、陈伟东、冯建华、吴艳玲、彭波与3位劳模工匠代表共同启动2024年广东省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
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后,3位劳模工匠代表依次分享了他们各自的工作故事。
须江分享了他与芯片的故事,并通过动画影像,生动地介绍了芯片的制造过程。20多年来,须江带领团队不断攻克芯片技术“卡脖子”难题,积极创新人才培育方式,培养出众多芯片领域高质量人才。
须江作分享
薛超从大家熟悉的牛顿万有引力讲起,介绍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前校长罗俊领衔的天琴中心团队在引力波探测和天琴计划等方面的研究。天琴计划是我国自主的大科学工程,被誉为空间引力波探测的“中国方案”。
薛超作分享
戈燕红以《用科技创新谱写劳动光荣的华美篇章》为题,分享了她对于科技创新和梦想追求的理解。怀揣着为国家贡献科研力量的信念,戈燕红潜心主导盈峰科技环境监测板块研发的筹建工作,相继攻克了影响我国环境保护和滞碍环境治理的多项技术难题。
戈燕红作分享
三位劳模工匠代表自强不息、踔厉奋发的拼搏精神和富有感染力的分享,使现场听众倍受鼓舞。互动交流环节,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们向劳模工匠们提出“如果想做芯片方面的研究或工作,哪些领域是相关的”、“空间引力波探测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环境监测近三十年的发展及接下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宣讲者积极回应和解答。
据悉,为进一步发挥广大劳模工匠以及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榜样引领作用,推动深化“三全育人”改革,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于2023年7月决定联合实施“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今年,广东省总工会联合省教育厅将通过工会系统和教育系统联合设计、体系对接、协同行动,组织劳模工匠等先进人物走进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将“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作为工会系统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任务持续推进,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工会力量。
文稿终审:许东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