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山大学举办信息科学技术高端学术论坛

稿件来源:信息学部 编辑:吴立坚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4-10-18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林嘉欣)近日,由中山大学信息学部主办的信息科学技术高端学术论坛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举办,中山大学校长高松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论坛以“信息科技的前沿与交叉”为主题,特邀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许宁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刘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胡事民教授,以及13位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作学术报告。信息学部主任、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少芝教授,信息学部副主任、计算机学院院长,信息学部副主任、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操晓春教授,信息学部副主任、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陈曾平教授,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深圳中心主任卢宇彤教授,以及学部组成学院领导出席论坛。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信息学部、理学部、工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等院系的教师、学生和校友,参会人数超过1000人。

9月28日主论坛现场

9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高松校长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置于首要位置,深刻彰显了信息产业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次论坛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前沿领域,如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主题,深入探讨国家亟需解决的核心元器件、高端通信芯片、处理器、高性能计算软件,以及集成电路先进加工工艺等问题。期待通过深入的交流启迪思维、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为推动信息科技领域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致开幕辞

在28日上午的论坛上,复旦大学许宁生院士、复旦大学刘明院士、南开大学方勇纯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方玉光教授分别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主旨报告。许宁生院士的报告主题为“光电信息研究前沿探讨”,刘明院士的报告聚焦“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发展”,方勇纯教授分享了“应用驱动的智能技术”,方玉光教授围绕“智慧城市中自动驾驶技术的协同感知”分享了新思路。这些报告为与会者带来了信息科技前沿领域的新动态、新视角和新思想。

28日下午,论坛设立了“器件与芯片”和“通信、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两个平行分论坛,9位来自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与会代表与报告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促进了信息学科和领域的思维碰撞。

在29日上午的论坛上,清华大学胡事民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李东升教授、复旦大学彭鑫教授,以及清华大学彭学海教授分别以“计图深度学习框架与自主人工智能生态”“高性能智能计算技术”“大模型辅助软件开发”及“软硬件协同设计的并行系统”为题,探讨了各相关领域的前沿和交叉问题,以及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为与会者带来了宝贵的见解和启发。

在中山大学世纪华诞之际,信息学部举办本次学术论坛,不仅为师生带来了科技前沿的学术资讯,也为信息领域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与思路。未来,信息学部将持续发挥平台和纽带作用,推动跨学科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中山大学信息类学科的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文稿终审:邓少芝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