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赴海南三沙调研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李建平 编辑:王冬梅 审核:夏瑛 发布日期:2022-06-21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6月21日电(记者李建平)6月15日至17日,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带队赴海南省三沙市调研,现场走访永兴岛、赵述岛、国家海洋局三沙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三沙市气象局等地,就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三沙市的交流合作,推动学校大海洋学科发展和涉海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做出部署。


抵达永兴岛后,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一行登上了正在此靠岸的“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亲切慰问船上的科研工作者和船员。

在“中山大学”号科考船会议室,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与前来拜会的三沙市委书记袁光平、市长邓忠一行座谈,就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进行了深入研讨。

三沙市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座谈会(来源:党委宣传部 李建平摄)

三沙市委书记袁光平、市长邓忠对中山大学长期以来支持三沙建设表达感谢,希望继续与中山大学加强合作,进一步加大涉海人才培养力度,服务三沙,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今天我们来到了西沙海域,来到中山大学海洋科考的起点,延续百年科考之约。”高松校长表示,三沙在国家海洋战略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学校大力发展海洋学科、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实现深海远洋梦想,离不开三沙市的大力支持。中大将充分发挥学校海洋学科群办学历史悠久、人才汇聚及多学科等优势,立足三沙实际,让更多科研成果惠及三沙地方建设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为三沙市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高松校长在座谈会上讲话(来源:党委宣传部 李建平摄)

交流环节,陈春声书记表示,中山大学与三沙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1928年,中山大学就开展了我国首次对西沙群岛的科学考察,并取得了对西沙群岛矿产的管理权和开采权,西沙群岛一度被列为中山大学海洋实习基地。此后不同历史时期,中山大学多次前往南海开展综合科学考察。近年来,中山大学海洋学科群快速发展,并建设了国内综合能力最好、吨位最大的综合科考实习船,且与三沙市已经开展了多项富有成效的良好合作,学校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校内海洋科研资源,开展更深度的合作。

陈春声书记在座谈会上讲话(来源:党委宣传部 李建平摄)

陈春声书记还代表学校向三沙市赠药,并和高松校长一起向三沙市赠送“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模型。

陈春声书记代表学校向三沙市赠药(来源:党委宣传部 李建平摄)

陈春声书记和高松校长一起向三沙市赠送“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模型(来源:党委宣传部 李建平摄)

随后,校领导和三沙市领导一起考察了“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调研海上图书馆、海上大讲堂、船载科考设备,听取科研人员有关成果的介绍。

走访中山大学海上图书馆(来源:党委宣传部 李建平摄)

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苏明教授介绍样品(来源:党委宣传部 李建平摄)

校领导和三沙市领导与“中山大学”号科研及工作人员合影(来源:党委宣传部 李建平摄)

6月17日,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与海南省气象局局长辛吉武、三沙市委书记袁光平、市长邓忠一同为海南省三沙市戴永久院士工作站揭牌。这是三沙市设市以来建立的首个院士工作站。该工作站聚焦海洋、陆地、大气等多个领域,对加强南海区域海洋气象监测预报以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戴永久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来源:党委宣传部 李建平摄)

高松校长希望戴永久院士工作站在重大问题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提高中山大学在海洋大气领域的研究成果积极转化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的能力。二是为我国经略南海提供气象保障,并助力三沙市和海南省气象局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建设。三是为国家安全、海洋经济、海洋防灾减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科学决策提供前瞻性战略支撑。四是为大学人才培养提供高水平实践基地,依托院士工作站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培养学生思想力、学习力、行动力,提升学生创造力。

在永兴岛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院长助理庞鹏飞带队的义诊团队还在三沙市人民医院为当地军民提供了义诊。义诊团队涵盖全科医学科、外科、心血管内科等多个学科,他们为患者提出医学建议与健康指导,并赠送药品。义诊队耐心细致的服务受到当地军民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义诊现场(来源:附属第五医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戴永久,副校长兰平,科考船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孙冬柏,以及校长办公室、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党委宣传部、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大气科学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和涉海学院的负责人参加调研。

文稿终审:党委宣传部 黄艳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