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砥砺奋进廿五载 携手再上新征程

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粤港澳发展研究院 编辑:王冬梅 审核:陈英群 发布日期:2022-07-02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7月2日电(记者蒋静)7月1日上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我校师生第一时间收看直播,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师生们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 是对“一国两制”实践的再次理论升华,是向国际社会传播长期坚持“一国两制”的重大政策宣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对目前正处在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的香港发展,起到了凝聚人心、指明方向、引领行动的重大意义。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组织集中观看直播(来源:粤港澳发展研究院)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是港澳治理与粤港澳合作发展领域的专业化高端智库。研究院第一时间组织教师集中观看直播,并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师们纷纷表示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国家高端智库的平台作用,汇聚中山大学多学科优势,进一步加强“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的重大理论和咨政研究,为中央和政府决策提供更扎实的理论支撑和决策支持。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袁旭阳表示,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作为港澳研究的国家高端智库,能见证“一国两制”实践的伟大历史,并积极参与服务这一伟大实践进程,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一是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积极开拓进取,创新专业智库体制机制,不断开拓港澳研究交流空间平台,扎实推进高端智库高质量发展;二是要不断深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国两制”和港澳工作重要论述,深入总结“一国两制”实践规律,积极开展“一国两制”重大理论研究,做好“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的阐释、对外交流传播工作;三是要围绕香港未来5年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结合香港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解决长期累积的重大难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与针对性研究工作,以高质量的决策研究成果,积极服务党和国家港澳工作大局。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何俊志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的重要讲话,在肯定“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将“一国两制”实践成功的规律总结为四个方面的基础上,对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提出了四点希望。对于进入特区政府的治港者而言,首先要爱国爱港立场坚定,管治能力突出,热心服务公众,同时要提升国家观念和国际视野,从大局和长远出发积极谋划香港发展。而且还要树立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的新风尚。在坚持“一国”原则的基础上,只有在一支管治能力更强的治港队伍和一个更具有包容性的社会共同发挥作用的条件下,香港才会进一步发挥“两制”的优势。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首席专家郭天武教授认为,面对“一国两制”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香港特区政府必须着力从提高治理水平、增强发展动能等方面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落实到法治领域而言,必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主权是内政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高度自治的权力渊源,“一国两制”实践中任何制度和政策的运行都应当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前提和主线。就提高法治管理能力而言,法治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基石。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法治在区域治理中的关键作用,着力在推进和落实“一国两制”实践过程中用法治守护管治权力、构建管治体系,将保障安全、依法治理作为新时代落实“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在五十年不变的中间时点,这句话可谓直触心底、一锤定音,再次展示出中央对承诺坚守的战略定力和历史自信。”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曹旭东教授谈道:“回归二十五年,香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管治权,《港区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一系列重大举措实现香港由乱到治。这些举措不是对‘一国两制’的违背,恰恰是对‘一国两制’的完善、补充和保护。‘一国两制’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李小瑛副教授认为,在新时期,香港要抓住国家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加快建设香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这需要特区政府探索未来经济发展定位,从战略与长远角度引导经济发展方向。此外,在香港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实践中,特区政府还需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领域发展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有为政府和高效市场相结合,将进一步增强香港经济发展新动能,开启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叶一舟副教授表示,“一国两制”是我国国家治理的一项伟大创举,在香港回归25周年这一意义重大的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立意深远,不仅回顾了香港与党和国家血脉相连的历史以及“一国两制”在香港实施取得的瞩目成绩,而且深刻地剖析总结了“一国两制”的实践规律,并对香港未来的发展提出殷切希望,起到正本清源、树立信心和指明方向的关键作用。“一国两制”能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说明它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样一个经历实践检验并且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的好制度,予以长期坚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心系人民、执政为民的精神思想。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粤港澳民意调查中心主任刘伟文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站在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回望历史,总结经验,是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全局的高度展望未来,谋篇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新一届特区政府管治团队提出“四点希望”,为香港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现正朝着“由治及兴”的方向迈进。有中央的全力支持,有祖国内地的强大依托,有香港市民的共同努力,香港明天一定会更好,一定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博士后林丹阳谈道,在香港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一国两制”是我们国家长期坚持的基本制度,得到祖国人民的支持、港澳居民的拥护、国际社会的赞同,没有任何理由改变,这就为香港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保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了他对香港未来的关心与希望。讲话中提到的四点希望,从治理、发展、民生、稳定等各个方面为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进行了全面谋划,勾画了香港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特别关心关爱青年人。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发展,则香港发展;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中山大学毗邻港澳,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港澳学生,为港澳地区输送了诸多优秀人才。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我校香港学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纷纷表示要做坚定的爱国爱港者,促进香港与内地互联互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在内地学习、生活7年的香港学生,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陈添辉深情说道:“我见证了自《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大湾区城市群的高速发展和9+2城市发展的加速融合,深刻感受到国家一直以来给予我们香港青年的深切关爱与大力支持。生逢盛世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福报,肩负责任、有所作为,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使命。未来我希望能将自己在大学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自己在大湾区的成长经历结合起来,帮助更多的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香港与内地互联互通,为大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发挥新时代大湾区青年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作为在广州求学的香港青年,中山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姚欣欣表示:我切实感受到国家对我们的关爱。这两年来,我在内地有幸参加了许多港澳青年活动,如:通过“展翅计划”在法院实习,作为考察团成员前往陕西延安、榆林和西安,聆听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经验分享讲座等等,这些活动让我对内地、对国家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帮助广大青年解决学业、就业、创业、置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我非常感激国家为青年人成长成才创造的许多机会,我愿同其他青年携手,投身建设香港的美好未来,做坚定的爱国爱港者,不负韶华、不负国家对我们的期许!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陈文熙结合成长体会谈道,香港自回归以来,经济得到显著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但其中也有风浪,祖国作为香港最强有力的后盾,始终如一地为香港保安全,谋发展。国安法的出台让香港的社会秩序和香港市民的安全得到保障;在中央的大力援助下,香港的疫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在中山大学学习生活四年期间,学校和系里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广阔平台,让我收获了成长与进步。我期待疫情早日结束,内地和香港两地能够进一步沟通交流,使香港青年有更多的机会更好地了解内地,也让内地青年有机会到香港发展。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我衷心祝愿香港越来越好,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同样在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求学的2019级本科生伍国华感慨道:“香港回归祖国,在‘一国两制’的保障之下,香港同胞实现当家作主,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真正的民主由此开启。回归祖国让香港这颗东方之珠更加闪耀。我有幸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曾在内地与香港两地生活学习,感受到两地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魄力,以及对青年的关爱。我相信,两地人民将继续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携手前行,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香港特区具有重大意义,它为香港特区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在金融领域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北向通’‘南向通’,以及大湾区‘跨境理财通’等安排,使得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愈加成熟,促进香港金融业的发展。”作为一名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经济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邓冰对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辐射作用非常有信心,她希望日后学有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事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姚正诺深情谈道,斗转星移,岁月如梭,今年是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第25个年头。我在屏幕前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心潮澎湃!祖国母亲期盼的目光穿越了一个世纪,送走了多少春风秋雨,终于盼来了重聚的一日。香港同胞始终同祖国风雨同舟、血脉相连,尽管经历风雨,祖国始终没有忘记这个晚归的孩子,极力伸出援手共同渡过一次又一次的难关。我相信,有“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实保障,紫荆花于春日绽放得更为灿烂绚丽而芬芳,衷心希望香港的未来更加繁荣、更加和谐,让我们共同期盼明天更美好!

文稿终审:党委宣传部 黄艳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