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广东党建》2024年第6期特稿刊发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校长高松署名文章《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走在前列》。全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站在百年新起点上,中山大学党委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牢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切实履行职责使命,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努力探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走在前列的新路子,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把党的领导扎实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山大学党委以强烈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建立健全党的领导落实制度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站在百年新起点上,中山大学党委将始终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建立健全落实“两个维护”制度机制为核心,把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直接体现,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健全完善政治要件闭环管理机制,落实高校党的政治建设若干措施,紧盯责任落实,完善督查督办工作机制,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以坚决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关键,坚持和完善党委全委会议、党委常委会会议、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重要干部人事任命、人才使用、阵地建设、重大发展规划、项目安排、资金使用、评价评奖等重大事项由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制度。加强党委对学校深化改革的全面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切实履行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以坚决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抓手,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健全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机制,制定实施《中山大学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推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升意识形态领域治理能力,推动形成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
以赓续红色基因为动力,牢牢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铸就鲜亮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中山大学是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参与创建的大学,也是中国较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大学之一。追忆百年峥嵘岁月,中山大学为坚持办学颠沛流离,几度迁徙,三易校址,历经磨难仍弦歌不辍,中山大学的师生们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在颠沛流离中将红色基因融入文化血脉,留下了一抹独具特色的“中大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山大学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着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挖掘校史文化中的红色基因,打造“红色中大”三部曲原创艺术作品,教育引导师生传承好红色基因,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站在百年新起点上,中山大学党委将牢记立德树人初心,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始终把握理想信念这个根和魂,聚焦“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一主题,全面推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和新时代伟大成就等内容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各环节。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更实际的措施和更有效的方式,从铸魂、培根、笃行、弘志四个层面,挖掘生动素材、创新学习形式,综合运用经典诵读、歌曲传唱、剧目编创、口述史访谈、微党课展播、博物馆纪念馆参访、红色展演进校园等形式,构建红色文化师生实践课、校园必修课、社会公开课,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学文化。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涵养强国一代的志气、骨气、底气,凝聚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青春力量。

2024年11月8日至10日,“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红岩革命故事展演走进中山大学(南校园)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着力点。近年来,中山大学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事业发展的基本导向就是服务“国之大者”,坚持对标国家重大战略和世界学术前沿,通过党组织统筹教育、医疗、科技、人才等各方面资源,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站在百年新起点上,中山大学党委将更加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在坚持一体统筹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中,找准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练好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功,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加强党委对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机制改革,强化有组织科研,参与国家重大科研计划,把党支部建在重大项目组、科研平台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坚持以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牵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支持人才、帮助人才,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统筹学科资源加强智库建设,提升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建设水平,加强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建设,积极开展与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紧密围绕党中央治国理政和国家重大需求,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和学科交叉融合,提高政策建议的预见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切实提升咨政服务能力。持续发挥党建、教育、科技、人才、医疗综合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对口支援帮扶、“百千万工程”等与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相结合,更好对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更好地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山大学党委将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不移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以钉钉子精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抓在经常,以改革创新精神实现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一体推进、有效推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8Nt3edH7tl-8F7dPciH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