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月13日,孙中山旧友梅屋庄吉运送孙总理两铜像抵粤,一送国立中山大学,另一送孙中山故乡翠亨村。

图为梅屋庄吉与建造的孙中山铜像
1931年6月11日,经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议决,推定胡汉民、古应芬、戴季陶、孙科、陈铭枢、许崇智、汪兆铭、邹鲁、李文范等九人为国立中山大学董事会董事,并推定孙科为主席。

图为国立中山大学董事会董事
1931年6月15日,许崇清首次就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
1931年3月,中山大学筹设工学院,增设化学工程及土本工程两系。9月,将工科与理科合并,改称理工学院。

图为理工学院教室
1931年9月,中山大学文学院增设社会学系,周谷城、何思敬、傅尚霖、胡体乾、许地山、邓初民、萧隽英等先后任该系教授。
九一八事变后,中山大学组织反日救国大会编练救国义勇军,接收东北、冯庸等大学学生借读。

图为1931年10月10日,中山大学学生抗日宣传队在广州巿永汉路(今北京路)“新世界”洋货店发现大量日货,遂倡议该店将其焚毁,警察局以巿民暴动为借口,开枪镇压,打死民众10余人,伤近百人,拘捕100余人,制造了震动全国的“永汉路惨案”。
1931年,中山大学法学院成立经济调查处,聘黄荫普为主任。该处成立后,首先调查广州市经济情况,对实际调查中搜集的经济材料进行比较、统计和分析。至1934年,该处已出版《广州之银业》《广东烟酒税沿革》《广东之典当业》《广州工人家庭之研究》《广东纸币史》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