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周天阳)为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7月4日,由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管理委员会、光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科技成果对接会在深圳校区举行。
中山大学与光明区政府正式签署《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 中山大学关于深化产学研融合与双创人才培养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此外学校还与多家深圳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举行了现场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现场
本届对接会设置了1场开幕式、1场校区科技图文展和5场分会场活动,共吸引了来自170余家企业、250余名代表的参与。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山大学最年轻、最具活力的校区之一,深圳校区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属地政府的鼎力支持。深圳校区将继续发扬特区敢闯敢试的精神,积极构建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模式,打造集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环大学科技创新区”,推进科研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开幕式由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飞主持。
高松校长致辞
光明区政府与中山大学正式签署《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 中山大学关于深化产学研融合与双创人才培养的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双方在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深圳园区和深圳研究院、合作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及推动智慧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等多个领域迈入战略合作新阶段。光明区常务副区长姚高科、中山大学副校长郑跃代表双方签约。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光明区委书记蔡颖等领导共同见证。
大会按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新材料与能源五个领域组织了分会场对接活动。企业代表深入了解了相关学院科研实验室与团队技术成果,并就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自去年11月成功举办首届成果对接会以来,科学研究院积极融合校区科研特色与深圳市创新要素、政策优势等,持续探索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优化企业需求与校区科研能力的双向匹配路径,深化政校企三方协作。本次成果对接会是学校推动政产学研一体化、搭建校地沟通合作平台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未来,深圳校区科研工作将持续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与地方政府、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投稿审核: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