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林华亮团队揭示PM2.5的不同化学组分长期暴露可能会增加哮喘患病风险

稿件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编辑:郑龙飞、王冬梅 审核:陈英群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王肖杰)空气污染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重大环境风险,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其中大气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2.5 μm的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更大。既往研究表明PM2.5长期暴露可能会导致哮喘患病风险增加,然而关于PM2.5不同化学成分对哮喘患病的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林华亮教授团队在过敏免疫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IF=14.29)发表了题为“Constituents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asthma in 6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的原创性研究论文。

该研究基于2007-2010年间六个中低收入国家(中国、印度、俄罗斯、墨西哥、南非及加纳)45,690名受试者的调查问卷,根据参与者的居住社区地址并结合卫星遥感和化学传输模型来进行暴露评估,利用广义相加混合效应模型来研究PM2.5不同化学成分和哮喘患病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有机碳、黑碳、硫酸盐、铵盐和硝酸盐浓度与哮喘患病每增加一标准差单位,比值比分别为1.12(95% CI: 1.04, 1.20),1.18(95% CI: 1.10, 1.28),1.19(95% CI: 1.10, 1.29),1.28(95% CI: 1.17, 1.41),和1.21(95% CI: 1.08, 1.34)。另外,反事实分析还表明,如果铵盐的浓度降低到目前水平的第5百分位数,能导致哮喘患病病例下降1382例(占总病例的22.37%)。


图1. (a) PM2.5不同成分分布云雨图; (b) PM2.5不同成分浓度分别降低到其第 5 百分位时可预防哮喘患病人数。误差线表示由bootstrap方法计算出来的95%可信区间。


以上结果表明,PM2.5的一些化学成分,特别是铵盐,可能是PM2.5长期暴露增加哮喘患病风险的危险成分。

研究结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其中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儿童临床研究室主任Michelle L. Hernandez评述了该研究,认为该研究具有对空气污染治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该评述指出,铵盐排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尚未完全阐明,包括铵盐与哮喘和 COPD 等疾病发病和医疗花费成本的关联等。该研究有利于帮助人们了解PM2.5的不同成分对哮喘的影响,并为制定保护环境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减少铵盐排放以减轻PM2.5污染造成的负担具有重大效益。

中山大学林华亮教授、复旦大学吴凡教授以及杜克大学张玉强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生王肖杰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该工作的第一完成单位。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41021)和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19A1515110003)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jacionline.org/article/S0091-6749(21)02737-8/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