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陈亚军团队研究提示传统的体力活动联合营养干预仍然是儿童超重肥胖的最佳干预手段

稿件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编辑:李童舟、王冬梅 审核:李童舟、王冬梅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梁景宏)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亚军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BMC Medicine上发表题为“Face-to-face physical activity incorporated into dietary intervention for overweight/obes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Bayesian network meta-analysis”的论文。该论文运用贝叶斯网状分析的手段系统分析了118篇相关研究,共71,064名儿童的实验数据,总结出当前儿童超重肥胖的最佳干预手段。

慢性病及肥胖流行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国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超过50%的成年人和近20%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2020年,国务院六部委联合发布《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世卫组织号召各国采取有力措施控制肥胖率上升,尤其是以儿童肥胖防控为抓手和关注点。

要实现肥胖的精准防控,需要解决一系列基础研究和干预技术问题。当前,对于儿童超重肥胖的干预主要集中在体力活动、营养、综合生活方式干预等;并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干预实施路径除传统的面对面(Face to face)干预,还可以采用移动健康(e-Health)模式。但目前尚未有充分的循证证据表明何种干预方法和实施路径为儿童超重肥胖的最佳干预手段。


表1 各种干预手段的干预效果效应大小(BMI)


该研究从4项指标对超重肥胖的干预结局[身体质量指数(BMI)、身体质量指数-Z指数(BMI Z-score)、腰围、体质百分比]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传统的“面对面”的体力活动联合营养干预仍然是儿童超重肥胖最有效的干预手段。而基于e-Health的体力活动联合营养干预的效果也具有显著改善效应。鉴于e-Health本身具有可避免时空限制、实时监测、实施成本低等优点,未来在肥胖的群体干预中的应用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该研究首次揭示,与新型的e-Health手段相比,传统的体力活动联合营养干预的优势,为临床医生、科研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各种儿童超重肥胖干预措施中的选择提供了核心循证策略。慢性病和肥胖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识别儿童超重肥胖的理想干预手段对于肥胖精准防控和全民健康均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梁景宏,陈亚军教授为独立通讯作者。论文第一单位为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81673193)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bmcmedicin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16-022-02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