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谢强)在昆虫纲的全部1120个科级单元中,仅有3个严格海生的科、都属于半翅目异翅亚目(俗称蝽类昆虫或椿象),分别是海蝽科Hermatobatidae、涯蝽科Omaniidae和滨蝽科Aepophilidae。
近年来,中山大学组织了多次南海科学考察活动,生命科学学院谢强教授研究组参与了2018‒2019年赴西沙群岛的两个航次。经研究发现,采自于西沙群岛羚羊礁(属永乐群岛)和永兴岛(属宣德群岛)的一种海生昆虫为涯蝽科的新物种,同时这也是涯蝽科昆虫在中国境内首次被发现,为中国新记录科。根据其分布地点,该新物种被命名为西沙涯蝽Corallocoris xishaensis。该物种的发现,标志着在中国历史上,在领土领海范围内又发现了一个严格海生昆虫的科,为我国在海生昆虫领域的研究再次填补了一个空白,在高阶分类单元水平刷新了对于中国昆虫区系和海洋动物区系的认识。
西沙涯蝽的体长只有1.24–1.38毫米,生活在海岸区域,躲藏在珊瑚石或沙滩的细小孔洞中,靠捕食小型节肢动物为生。为适应潮间带的生活,它们前翅完全革质化、为鞘翅,后翅缺失,在身体结构方面极具特色(图1)。该科此前已知2属5种,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岛屿和大陆海岸;其中第一个被发现的物种由匈牙利昆虫学家Géza Horváth于1915年发表。
图1 西沙涯蝽 Corallocoris xishaensis Luo, Wang et Chen 2022:A雄性正模背面观;B生态照。
本项工作由中山大学谢强教授课题组与荷兰自然历史博物馆陈萍萍博士合作完成,骆久阳博士为第一作者,副研究员王艳会博士为通讯作者,研究成果于2022年10月14日发表在国际动物分类学主流期刊Zootaxa (5195: 449–467)。这是谢强教授研究组继2019年报道海蝽科、2021年报道丝蝽科之后第3次报道中国昆虫新记录科,在生物多样性基础研究领域再次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昆虫纲虽然包括了约105万个物种、占地球上全部已知细胞生物物种的一半左右,但是其中约100万个物种分属于物种数量最多、较为常见的335个科,其余约5万种则分属于其余的约785个科,平均每科只有60–70个物种;而这与脊索动物门的物种多样性格局大体相当,后者已知约7万种、分属于约1100个科。未来,昆虫纲中稀见物种的保护和深入研究值得受到更多的重视。
论文链接:https://www.mapress.com/zt/article/view/zootaxa.519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