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金钊、王曦研究揭示同业市场波动、银行信贷与企业长期投资间关系

稿件来源:岭南学院 编辑:吴立坚 审核:孙耀斌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陈菊红)岭南学院金钊特聘副研究员、王曦教授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谢晨裕合作的论文《同业市场波动、银行信贷与企业长期投资》于2024年8月在《管理世界》上正式发表。

2023 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落实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业市场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是商业银行进行资金与风险管理的重要场所。健康稳定的同业市场对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我国同业市场波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征,不能完全套用国外的研究理论与范式。因此,本文尝试在借鉴前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有的同业市场特征,运用我国银行和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细致检验与探讨同业市场波动对银行信贷和企业长期投资的影响。

本文详细对比了我国与欧美国家的同业市场波动成因和特征的差异,提出我国同业市场波动对银行和企业的不同传导渠道:(1)2013年之前,同业市场波动加剧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不确定;2013 年之后,同业市场波动加剧导致银行信贷减少。(2)2013年之后,同业风险敞口和同业负债在同业市场波动加剧降低银行信贷的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3)2013 年之前,同业市场波动加剧与企业长期投资的关系不确定;2013 年之后,同业市场波动加剧导致企业长期投资减少。(4)2013年之后,企业贷款、商业信用和企业金融化在同业市场波动加剧降低企业长期投资的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

为了检验理论分析中提出的同业市场波动在银行和企业层面的传导路径,本文:(1)运用了银行和企业微观层面数据,检验了同业市场波动对银行信贷和企业投资的影响;(2)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银行和企业层面的传导路径。(3)运用工具变量、DID检验、加入经济波动变量、加入地区时变变量、更换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交互项模型和替换样本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4)进一步考察同业市场业务创新,异质性银行和异质性企业,以及同业市场波动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本文运用银行和企业的数据得出了丰富的结论。第一,由于我国同业市场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同业市场波动与银行信贷和企业长期投资的关系较为复杂。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在同业市场波动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过程中,同业风险敞口和同业负债发挥了特殊作用;在同业市场波动通过信贷传导至企业长期投资的过程中,企业的资产与债务结构是传导链条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三,同业市场波动促使了同业业务创新更迭,也使得信贷市场不稳定性加大。第四,异质性分析发现,同业市场波动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和银行的影响并不一致。第五,同业市场波动进一步引致了企业投资效率、企业生存困难和风险积聚。

基于上述洞察,本文得到如下政策启示:(1)同业监管应加强对银行同业风险敞口的管理和风险防范。(2)同业监管应加强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拓宽银行的投融资渠道,合理引导银行的信贷配置。(3)考虑到同业市场波动对企业长期投资的影响,一是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服务通道。二是规范企业的金融投资。

本文的研究创新主要体现:第一,本文基于中国同业市场背景,发现了同业市场波动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新解释和新证据,拓展了同业市场领域的相关研究。本文有助于推进同业相关理论的发展,也为中国经济转型时期货币市场理论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经验证据。第二,本文构建统一的研究框架检验了中国特色同业市场波动的传导路径,进一步丰富了同业市场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相关文献。第三,本文以中国制度背景为视角,以同业市场波动为切入点研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理解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以及政策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

原文链接: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LSJ2024080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