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朱惠莲教授和李华斌教授综述研究天然产物对阿尔茨海默症的影响及机制

稿件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杨志军)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朱惠莲教授和李华斌教授在国际食品和营养顶级期刊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发表题为“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natural products on Alzheimer’s disease”的综述性文章,系统总结了天然产物对阿尔茨海默症的影响及机制。

全球估计有3000万人患有痴呆症,其中大多数是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AD已成为21世纪全球健康和公共卫生的主要问题之一。尽管临床上有一些治疗AD的药物,但其疗效不理想,而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肌肉痉挛、头痛、嗜睡和心律失常等。因此,迫切需要新的防控策略来减缓AD的发生。水果、蔬菜、草药、坚果、茶和大型真菌等天然产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中一些天然产物在预防和治疗AD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如苹果、蓝莓、葡萄、辣椒、淫羊藿、海参、绿茶和普洱茶等。天然产物对AD有益效应的潜在机制包括减少Aβ沉积、抑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缓解突触功能障碍、降低AchE和BuchE活性、增加ChAT活性、抑制细胞凋亡、改善线粒体功能、减轻氧化应激、改善炎症和重塑肠道菌群等。本文为天然产物在预防和治疗AD方面的潜在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视角。

图1 天然产物对抗AD的主要机制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朱惠莲教授和李华斌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志军为第一作者。该该研究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 2018YFC16044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81773415)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0408398.2021.198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