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师资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培震

当选时间:2013年

所属学部:地学部

学术专长:主要从事地震地质和新生代构造地质研究


张培震,男,1955年12月生,河南淮滨人,1979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82年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学位,1987年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与行星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87年-1991年在美国内华达大学新构造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1年回国,历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其中1995年-2015年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所长,2003年至今任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培震院士是国际知名的地震动力学家,通过地壳构造变形研究大陆动力过程和强震活动习性。他通过对十年尺度GPS资料的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内部拉张剪切、周边挤压缩短的现今构造变形状态,提出了中国大陆刚性地块运动与非刚性连续变形相耦合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万年时间尺度的断裂活动习性研究,发现构造变形不仅集中在少数走滑断裂带上,而是以多种形式发生在多条断裂上,这是国际上较早给出的青藏高原周边低速率、分散式构造变形的实际证据,是提出青藏高原“非刚性”变形的最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对百万年尺度新生代构造的研究,发现了晚新生代准同期的、分布广泛且影响深远的构造变形事件,这次事件奠定了中国西部山川水系的空间格局,并对强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起着控制作用。汶川地震发生后,他担任科学考察总指挥兼科考队队长,并出任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委员,领导了对汶川地震的系统性野外科学考察和室内深入研究,对汶川地震的发震构造、破裂方式、孕震模型及和动力过程提出了一系列新认识。他先后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包括在Nature、Science和Nature Geoscience上的5篇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Nature发表的Article被列为该期的“亮点”论文,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5年加入中山大学后,他负责协调学校海洋学科群的建设、策划“中山大学号”6000吨级科考实习船的方案和筹备、组织“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的申报和筹建,指导中山大学南海研究院的工作,并担任广东省引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环南海地质过程与灾害创新团队”的负责人,为学校海洋学科群的发展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张培震院士先后在1992年、2003年和2006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同年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03年被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2004年获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先进个人奖,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同年获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07年当选中共十七大代表,2011年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被美国地球物理学会评选为AGU Fellow,201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他的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