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4年11月生,海南省文昌市人。鱼类生理学家和鱼类养殖学家,中国鱼类生理学和生殖内分泌学研究的倡导者之一。195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水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山大学理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林浩然教授长期从事鱼类生理学、比较内分泌学和分子内分泌学研究,紧密围绕我国鱼类养殖生产中急需解决的“苗种繁育和良种繁育”重大关键问题,系统地、创造性研究调控鱼类繁殖和生长的理论和技术,阐明鱼类促性腺激素合成与分泌受神经内分泌双重调节的作用机理,将这理论应用于鱼类人工繁殖,建立使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诱导鱼类产卵的新技术,在国内外推广,获得显著应用成效,对我国鱼类养殖产量提高发挥重大作用,誉为鱼类人工催产的第三里程碑,国际上定名为“Linpe Method”(林彼方法);阐明激素调节鳗鲡生殖活动的作用机理,证明埋植性类固醇激素能诱导鳗鲡性腺发育成熟,为鳗鲡人工繁殖研究提供新技术;阐明鱼类生长激素分泌和鱼体生长受多种神经内分泌因子调节以及相关功能基因的作用机理,证明鱼消化道能吸收这些因子而明显促进生长,为新型鱼类促生产剂的应用奠定基础。近十多年他指导研究团队和企业合作,创建的石斑鱼生殖与生长调控和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罗非鱼优质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关键技术、中国大鲵子三代全人工繁殖和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等有力地促进华南地区石斑鱼、罗非鱼和中国大鲵等养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林浩然教授从教六十年,致力于发展我国的鱼类生理学,编写出版「鱼类生理学」、「鱼类生理学实验技术和方法」等专著,发表科学论文310多篇,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8名,博士研究生75名,对促进我国鱼类生理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林浩然曾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1项,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近期还获得第一届(2009)中山大学卓越服务奖,200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10年首届南粤创新奖,2010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在2012年9月阿根廷布诺宜斯爱利斯举行的第七届国际鱼类内分泌学学术大会上,被授予“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