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中山大学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高端论坛举行

稿件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1-11-27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11月27日广州电(通讯员罗嗣亮)11月26日,中山大学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高端论坛在南校园怀士堂举行。校党委书记陈春声出席论坛并致辞,党委副书记余敏斌主持论坛。论坛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论坛。

 

       本次论坛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山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中山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研究所、中山大学形势与政策研究所共同主办。

       论坛聚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共产党重大成就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研究、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陈春声书记致辞(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春声书记代表中山大学对各位专家参加本次研讨会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表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程、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学术热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学者的学术使命和政治任务。

 

余敏斌副书记主持论坛(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韩震教授认为,《决议》的重大意义在于引导我们深入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引导我们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导我们深入把握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中共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认为,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是系统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必须坚持的哲学方法论,也是《决议》中所讲的十条历史经验的哲学基础。历史辩证法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历史发展的客观方面,也要看到历史发展的主体方面。要不断推进自身的进步,应当更加自觉主动地从主体方面,从自身入手来总结经验教训。

       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教授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形成的机理有新的内涵,二是思想主题有新发展,三是核心内容更加丰富,四是理论定位有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天津大学颜晓峰教授认为,从《决议》来领悟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可以概括为:从历史主流总结历史成就,从历史规律概括历史经验,从历史主动认识历史飞跃,从历史答卷坚定历史自信。过去100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坚实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王易教授认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既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个老祖宗,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脉。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李佑新教授认为,从《决议》本身的内容、文本基本结构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都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决议》的一个重要角度。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认为,《决议》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观的诠释和表达体现了四个特点,即紧扣历史主题和主线,彰显历史的主流本质;以大历史观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以唯物史观、辩证法为指导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将历史、现在、未来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辛向阳研究员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胸怀天下,首先来自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吸取了丰富的营养。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质在于自主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平性、包容性。我们既不照搬外国模式,也不向外输出中国现代化模式,我们只是提供了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一种新的选择。

 

论坛现场(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进平教授作了总结发言。林进平教授表示,各位专家学者用学术讲政治,从不同角度谈了他们对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深刻体会,既有高度的学术性,更体现了高度的政治站位。只有运用唯物史观、大历史观、正确党史观,我们才能更好地回顾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从而更加坚定地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进一步做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持续、深入的研究和研讨工作,为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参加论坛。

文稿终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林进平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