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12月31日广州电(通讯员黄睿)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院区投入使用的关键一年。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院士领衔、专家常驻,各支部、科室赴深汕院区开展义诊便民、科普宣教等活动,给人民送健康,为群众办实事,将党史学习成果切实运用到业务实践中,受到革命老区群众热烈欢迎,医疗服务质量得到充分肯定。
为民服务,党旗飘扬在义诊一线
自2021年10月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院区住院部正式启用以来,院本部专家赴深汕院区开展了多次义诊活动。心血管内科党总支,呼吸与全科医学教职工党支部,内分泌内科教职工党支部,泌尿外科党支部,胆胰外科教职工党支部,整形外科及甲状腺外科教职工党支部,产科教职工党支部,妇科生殖内分泌专科教职工党支部,儿科第一、二教职工党支部,眼科及皮肤科教职工党支部、保健教职工党支部等12个党支部纷纷赴汕尾开展义诊活动,支部党员联同科室骨干,为汕尾当地群众送医送药、答疑解惑,服务当地群众近2000人次,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满足革命老区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的愿望。
孙逸仙纪念医院多个支部赴深汕院区开展义诊活动(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专家坐镇,推动优质医疗下基层
除了开展义诊活动,各支部还通过查房、手术等多形式,将院本部优质的医疗技术和资源结合支部党建活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将健康福音送到革命老区,服务当地人民群众。
在院长宋尔院士的带领下,院本部专家及深汕院区常驻专家通力合作,在院区成功开展了包括胸腔镜下三切口二野半清扫食管癌根治术、乳腺癌腔镜皮下腺体全切同步假体植入术、带蒂皮瓣乳房重建手术等多例高精尖手术,为当地患者带来新希望。
院长宋尔卫院士带领团队在深汕院区开展高精尖手术(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带领科室团队赴当地开展了教学查房,为当地群众完成了冠脉介入等手术,将心血管内科诊治经验和先进技术带到深汕院区。在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党委委员、泌尿外科主任黄健教授,泌尿外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黄海教授领衔下,多场科普讲座在汕尾开展,逸仙人将丰富详实的科普内容带到基层,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眼科及皮肤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眼科主任蓝育青教授带领团队在当地开展了深汕院区眼科病区启用以来首批白内障手术,巧手为当地群众送上光明希望。产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张睿教授及产科党员骨干赴深汕诊治多例当地疑难杂症患者,并参与抢救了多例当地重症孕产妇,守护生命降临。
王景峰教授赴汕尾开展教学查房(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儿科教职工第二支部在支部书记梁立阳教授的带领下,赴深汕院区携手深汕医院妇儿科党支部举办党建工作交流会,除了开展疑难病例会诊,还为深汕院区儿科住培工作等提供了宝贵经验。后勤教职工党支部与深汕院区行政后勤党支部举行了座谈会,就医院后勤管理工作也展开了深入有效的交流。
学做结合,传承百年红色基因
作为广东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的汕尾,是中国最早建立县级苏维埃政权之地,开创了中国土地革命先河,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红色政权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伟大战略的形成提供了有益启示与重要借鉴。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组织多个党支部在赴汕尾开展义诊、查房、手术等活动之余,还分批以实地参观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
在红色教育的过程中,医院党员干部在各党支部的带领下,赴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彭湃烈士故居等地学习,深刻地领略了海陆丰地区的革命老区风采,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党员同志们深刻感受到汕尾人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和永不停歇的创新脚步。今后,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也将持续发扬医院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医院文化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助力革命老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
多个党支部赴汕尾红宫红场实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文稿终审:孙逸仙纪念医院 古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