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庄艺敏)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艺术学院直属党支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组织领导,作出专门部署和具体安排。学院党组织结合中心工作,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学院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做、广大师生齐参与、共进步,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美育建设工作的实效。
潜心自学与高质量开展专题学习相结合。学院领导带领广大师生潜心自学指定学习材料,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党小组、支部大会、教职工大会、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等形式反复学、认真学。为高质量开展四个专题的学习,学院邀请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沈成飞教授、袁洪亮教授和姜帆副教授开讲,带领广大师生深刻领会百年来我们党的初心宗旨、光辉历程、伟大精神和宝贵经验。通过扎实的学习研讨,学院还申请到广东省202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党史学习教育研究专项)。
组织学院团总支全体师生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重要回信精神。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不断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教育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创新学习形式,增强学习效果。组织开展专题党日活动,前往银河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组织党员师生观看红色粤剧《山乡风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组织“我来讲党史”、党史知识竞赛、庆祝建党100周年本科生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师生学史力行,真正做到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音乐党课将党史学习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艺术学院举办音乐党史系列活动,把党史教育融合到学院教育教学活动中,延展学习场域,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浸润人心。在经典歌剧《白毛女》专题讲演活动中,吴晓枫书记介绍了经典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背景,带领大家学习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声乐教研室孟幻老师介绍了《白毛女》的诞生历程,戏剧与音乐的表现手法以及四代白毛女扮演者所带来的精神传承。张海庆、苏莹莹、原嫄等老师为大家带来《白毛女》演唱片段,用艺术的感染力激发师生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真挚情感。李燕副书记面向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开展《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了兴国大业》的党课教学。
艺术学院线上召开了音乐党课第二讲——《唱支山歌给党听》。全体党员、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成员及高水平艺术团师生代表共同参与。理论教研室主任孔庆夫介绍了《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词曲创作历程和人民群众发自内心感恩党、歌颂党的真挚之情。声乐教研室郎奥博老师表演了《黄河颂》,师生党员在激昂澎湃的歌声中感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吴晓枫书记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提高思想认识,创作出更多富有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
立足岗位,用美用心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结合学科优势,艺术学院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进校园、进小学、进医院、进社区,用艺术作品传递美、展现美。学院组织师生参与学校“七一”表彰大会、灯塔学习会、“青春向党、奋斗强国”等音乐表演活动,并联合校工会举办“合唱的魅力”教工音乐沙龙活动,帮助教工合唱爱好者提高演唱水平、增长乐理知识,用艺术的感染力激发爱国情怀、凝聚爱国热情。
艺术学院开展了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中山大学建校97周年系列活动。11月6日,举办“诗乐党史”草地音乐会,以起舞奏乐、诵诗合唱的形式重温百年峥嵘岁月。11月20日,举办“我和我的祖国”民乐专场音乐会,笙箫羌笛并奏,唢呐锣鼓齐鸣,用中华优秀乐曲形式厚植家国情怀。在深圳校区、珠海校区、广州校区北校园开展“在灿烂阳光下”系列草地音乐会,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师生审美素养。
“诗乐党史”草地音乐会现场(来源:艺术学院)
“我和我的祖国”民乐专场音乐会现场(来源:艺术学院)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5周年,艺术学院重新排演音画诗剧《中山情》,讲述孙中山先生的宝贵精神、革命人生和创办中山大学的历史。11月13日晚在南校园历史学系楼前草坪现场演出,三校区五校园直播,在线观看人数4.3万人次,点赞14万,引发热烈反响。充分发挥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校园浸润作用。
《中山情》现场演出剧照(来源:艺术学院)
《中山情》现场观众(来源:艺术学院)
百年党史的精神滋养让学院师生得到心灵的洗礼、精神的升华。下一步,艺术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将党史学习转化为推动学院人才培养和美育工作的精神动力。
文稿终审:艺术学院 吴晓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