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党史学习教育·行动篇】肿瘤防治中心:面向人民健康,勇开新局

稿件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1-09-07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陈鋆、文朝阳)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深、向实开展,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崇德、学史增信、学史力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勇开新局。

学史明理,在沉浸式学习教育活动中坚定理想信念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肿瘤防治中心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总体实施方案和工作安排,确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心党委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并自上而下组织以“情景式”“沉浸式”参观学习的方式,通过参观春园、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东美术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电影《中国医生》等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截至8月,中心党委共组织副处以上干部参加各类学习研讨23次,各党支部共组织学习研讨270次,参观红色教育基地58次,累计为群众办实事近300件。在学习中接受思想政治洗礼,汲取前进的力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初心使命。

党委中心组参观中共三大旧址、春园等红色基地

(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中心开设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页,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辟了党史学习教育专栏、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在官方视频号开辟《百年大党百年路,百次回眸百日谈》等学习宣传阵地,共推出报道、学习资料200多篇次,得到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南方杂志》、广州日报、广东卫视等媒体平台多次报道。

在官方视频号开辟《百年大党百年路,百次回眸百日谈》等学习宣传阵地

(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学史崇德,在本土疫情防控硬战中注入中肿力量

今年五月份以来,面对本土疫情,虽为肿瘤专科医院,中肿胸怀“国之大者”,主动请缨,白衣执甲,以生命赴使命,以挚爱护苍生,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全力为打赢疫情防控硬战贡献中肿力量。

疫情期间,中心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党支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迎难而上,将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出来的信心和激情投入到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行动中去。自5月30日以来,中肿共派出2147人次支援核酸采集工作,累计采样454136份。同时,中心注意挖掘疫情防控中的感人故事,树典型,聚人心,在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推送的报道逾50篇次,累计阅读量逾1000万。

在本土疫情防控硬战中注入中肿力量

(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疫情仍未结束,大考仍在继续。“中肿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弘扬崇高职业精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到战疫抗癌两不误。”武少新书记讲到。

学史增信,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中勇开新局

广州作为全国的医疗高地之一,来自全国的肿瘤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更为强烈。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作为肿瘤防治的“国家队”,中肿人立足大湾区、面向全球,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勇开新局。

“挂号当天就安排住院了,第二天就做了相关检查,几乎没有排队。”来自东莞的陈先生得知中肿黄埔院区启用的消息后,便第一时间驱车带母亲前往中肿黄埔院区治疗。徐瑞华院长讲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黄埔院区的启用开启了肿瘤防治中心多院区发展新格局,我们要优化医院管理体制,推进医院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让更多患者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肿瘤防治中心黄埔院区于3月16日正式启用

(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肿瘤防治中心黄埔院区于3月16日正式启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中肿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小切口”民生实事为百姓就医带来暖心便利。通过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就诊流程,让就医体验更暖心,为患者康复添信心,切实为广大肿瘤患者办实事、解难题。

学史力行,在党建业务互融互促中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

对于公立医院来说,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是为群众办好实事的核心要义所在,也是学史力行的出发点。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肿瘤防治中心党委努力探索在党建业务互融互促中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的新路径。

党建+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破解群众难题: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肿瘤防治中心组织党员办实事,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

党建引领风帆正,中心党委通过高水平智慧医院建设,不断优化就医流程,营造患者放心、家属安心,省时省力的就医体验。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实时同步诊疗数据,患者手术中,家属手机端可即时查看手术进程,舒缓情绪;系统推行单病种MDT诊疗模式,为患者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举行“百名党员云义诊,我为患者办实事”义诊周活动,解决了疫情期间封闭区患者就诊的难题。

举行“百名党员云义诊,我为患者办实事”义诊周活动,解决疫情期间封闭区患者就诊的难题

(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党建+人才“双培养”机制促进中心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心建立健全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双培养”机制。着力加大在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的力度,2020年至今共发展高知党员14名。近年来,党员骨干在医教研业务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党员中层干部占业务干部总人数的70%,连续两年国家自然基金获审批项目破百,其中党员专家占56%。用高质量的党建工作推进中心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建+内涵活动让医院更有温度:肿瘤防治中心的患者是身患肿瘤的人群,因此,医院的人文气息决定医院的温度,也是患者提升就医体验的一个重要节点所在。中心各基层党支部善于在日常工作中挖掘党建元素,打造品牌支部活动,善于选树典型凝聚力量。在中肿放疗科,许多患者第一次接受放疗,对复杂的放疗流程不熟悉,因此往往会增加他们的紧张和焦虑感。放疗科第五党支部决定为患者先想一步,通过制作提示小卡片的方式增加他们对治疗知情理解程度。在支部书记韩非的倡议下,支部成员开展分工协作,将病种细分,把不同病种的患者放疗前后以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集中在相应的卡片上,再由各个医生党员送到病人手中;在鼻咽科党支部,针对肿瘤患者治疗周期长,脱发较快等实际情况,双带头人麦海强同志组织支部党员举行为患者义剪行动,提高患者生活治疗;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职能部门第四党支部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工作日常重点贯穿始终,千方百计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全力办好群众急事、烦事、难事,不断增强医护人员工作幸福感和群众就医体验感……

放疗科第五党支部为患者先想一步,通过制作提示卡片的方式增加他们对治疗知情理解程度

(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肿瘤防治中心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最终要体现在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上、干事创业本领的提升上、应对风险挑战能力的增强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勇开新局,肿瘤防治中心将不断探索、实践党建业务工作互融互促的有效方式,以更高标准、更高决心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文稿终审:肿瘤防治中心 武少新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