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党史学习教育·行动篇】重实效、开新局

稿件来源:教育发展与校友事务办公室 编辑:何方 发布日期:2021-09-06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电(通讯员 刘晓)教育发展基金会党支部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认真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促进校友基金工作开新局,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事业不懈奋斗。

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凝心聚力悟思想

教育发展基金会党支部制定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中央指定的4本学习材料。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本党支部开展集中学习14次、领导干部专题讲党课3次、专家教授讲党课3次。

坚持以党建引领业务,组织开展中山大学校友企业党组织共建系列活动,为校企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校友、社会贤达与学校事业的共同发展。6月29日下午,第一期共建活动联合广州逸仙电商党委、康瑞澜沧古茶党支部两家优秀校友企业党组织共同开展,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特别邀请中山大学党史宣讲团专家谭毅副教授讲授党课。三个党组织的党员、积极分子共70多人通过云端,一同听党课、学党史,共同庆祝党的百岁华诞。广州逸仙电商党委王威副书记表示,此次党组织共建活动,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机会与中山大学的老师们交流学习。

校友企业党组织共建活动第一期视频会议会场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基层办实事

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组织引导本党支部全体党员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结合学校事业发展实际,立足做好本职工作,推动解决师生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完善校院两级沟通机制,搭建校友办和各院系以及各院系之间校友基金工作交流学习平台,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院系、深入群众、深入工作服务对象,广泛听取意见、了解广大群众对校友、基金工作的需求,先后深入数学学院、历史学系、体育部、附属第五医院、中山大学科技园等基层开展调研6次,梳理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6项,增强院系、校友、捐赠者的获得感、幸福感。

教育发展基金会党支部积极解决院系对校友工作信息化的需求,推进校友数据共建,梳理完成30个院系历史校友专业,对院系校友数据管理员培训,实现校友一体化平台初步投入使用。2021年毕业季收集毕业生基础数据1万余条,并通过平台开展毕业季“快来领取专属你的毕业礼物”活动,收集6000余人次有效联络方式。针对院系集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基金会信息化平台二期更新建设,对基金会信息化系统优化更新。

以服务促发展,与各附属医院形成常态化沟通机制,设立中山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健康服务计划,促进附属医院校友基金工作的发展。

服务学校事业发展目标,砥砺奋进开新局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教育发展与校友事务办公室坚持“学党史、干实事”“学党史、解难事”“学党史、谋大事”“学党史、创新事”“学党史、长本事”,推动校友基金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先进校友典范,积极宣传报道两会校友、劳模校友、支边校友、各类奖章获得者等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校友,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共推出各类优秀校友故事近100篇,如推出致敬与传承——宝藏校友叶叔华先生记录电影首映,鼓励广大中大学子学习我校数学天文系杰出校友叶叔华院士治学严谨、不求名利、一心为国的崇高风范。

叶叔华院士记录电影《星河一叶》首映式

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战略,凝心聚力,主动作为,积极拓展社会资源,开拓新的筹资渠道。在兰平副校长的带领下,赴国内第一方阵兄弟院校调研,学习百年校庆先进筹款经验;开创捐赠股权、基金新模式,开拓科研合作项目新模式,为学校百年华诞奠定基础。完善校院两级募款体系,制定“中山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募款项目手册”,做好劝募筹款工作顶层设计。

在广东省全省性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近日公布的广东省2020年度全省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结果中,中山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获评最高等级5A级,校友办将以此为新起点,不断加强党建引领作用,继续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聚人心、聚智慧、聚资源”为指导广泛凝聚校友共识,汇聚社会资源,支持学校事业发展。

文稿终审:教育发展与校友事务办公室 黄瑞敏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