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徐颖)7月21日,纪委办监察处、巡察办党支部开展“追寻校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主题党日活动。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林东伟和支部党员赴梅州,参观梅州梅江区华南教育办学遗址,感受烽火年代革命先辈不畏艰难、赓续学脉的崇文重教精神。
党日活动在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史知识问答中拉开序幕。在开往守成居办学遗址的大巴车上,支部党员分成“梦想队”和“奋进队”开展校史知识竞答。党员们热情高昂、积极抢答,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重温中山大学办学历史,回顾中大人爱党爱国的红色传统和追求卓越的学术精神。
校史知识问答(来源:纪委办公室、监察处)
支部党员先后参观了梅江区城北镇古洲村曾龙岃的中山大学文学院办学旧址守成居、文保路的中山大学临时办事处、中山大学研究院师范研究所旧址金山顶县立图书馆、梅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园内的中山大学理学院办学旧址大觉寺,以及中国近代革命烈士、中山大学筹建者熊锐的故居。梅江区相关负责人为支部党员介绍中山大学在梅州的办学历史。一座老屋就是一段历史,把党员们带回到当年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岁月,感受革命战争年代中大人舍身报国、坚持办学的坚定信念和不朽精神。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中山大学的百年校史中,有三段外迁办学史,梅州是其最后一段。梅州当地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中大师生在流离中坚持学习和研究、赓续学脉、服务地方的历史,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在参观大觉寺之后,支部党员齐声唱起中山大学校歌,深深表达了作为中大人的荣光。
参观守成居-中山大学文学院办学旧址(来源:纪委办公室、监察处)
参观金山顶县立图书馆-中山大学临时办事处所在地(来源:纪委办公室、监察处)
在大觉寺-中山大学理学院办学旧址合影(来源:纪委办公室、监察处)
参观熊锐故居(来源:纪委办公室、监察处)
追寻校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通过参观梅州梅江区华南教育办学遗址,支部党员们更深切体会到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办学与救国紧密结合,求真与务实融为一体,百年校史是党史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大家纷纷表示,要从党史和校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强化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担当,努力与新时代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保持同频共振。
文稿终审:纪委办公室、监察处 吴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