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 附属第八医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学习教育活动,高效统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疫情防控工作,高标准创建三甲医院,在采样检测一线、疫苗接种一线、学科发展一线,切实为群众办实事,释放了红色能量,实现了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双融双促。
扎根采样检测一线,亮出对党忠诚的名片
“5·21”深圳市疫情发生后,深圳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科学精准做好排查检测、流调溯源等各项处置工作。为全面摸清、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隐形传播链,深圳市对重点人群再次进行排查检测。
附属八院是深圳市中心城区核酸采样、检测任务最艰巨的三甲医院。在沈慧勇院长、张远权书记的带领下,坚持党建引领,采取“组团式”工作模式,大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附属八院核酸采样队誓师出征(来源:附属八院)
医院领导班子分街道包片对接,行政干部蹲点一线采样点,职能科室干事作为信息采集员,发挥临床、医技、药学、社康等医护人员主力军作用,全员动员,分赴街道社区、学校、小区、园区、企业等开展核酸采样工作,科研人员、博士后增援核酸检测实验室,全院上下高效配合,积极完成各项采样工作任务。烈日下、灯光里,都有蓝白相间的防护服忙碌的身影。
增援宝安区采样攻坚战(来源:附属八院)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附属八院承担福田区大规模核酸检测任务2次、专项采样任务超过600项、支援宝安区大规模采样1次,共计派出采样医护人员3998人次,管理及后勤保障人员745人次,累计采样132.46万人次。
党委领导看望一线采样人员(来源:附属八院)
此外,医院还承担5家健康驿站管理工作,累计接受7442名隔离人员。社康工作人员与社区工作站、社区民警组成“三人小组”,不分昼夜摸排、核查公安局推送的重点检测人员……广大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尽职责、勇担当、办实事,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投身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无私奉献精神,与各战线并肩携手,共同构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
扎根疫苗接种一线,挺起担当使命的铁肩
附属八院26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担着34个社区50余万人的家庭医生、全科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是老百姓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
“预计今天凌晨有1200支北京科兴,少量北京生物疫苗到社康,早上八点准时开始接种,请居民与家庭医生约苗。”晚上9点,侨香社康中心的蒋木兰在居民服务群里发完消息,赶紧吃一口晚饭,检查设备、台账,排班,为凌晨“接货”做准备。接下来的一天,录信息、接种、留观,处置各种突发情况,直至当天所有疫苗“清零”。
这是附属八院社康人平凡而忙碌的一天。面对高强度、重压力的疫苗接种任务,社康各党支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立足岗位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教育实践,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社康医生、护士们为保障辖区居民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加班加点,优化接种安排,不断扩增接种能力。与此同时,附属八院快速、规范组建3个大型集中接种点、3支流动接种队伍。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派出1.86万人次参与接种工作,累计接种84.59万人次,接种量占福田区30%以上,为构筑群体免疫屏障贡献力量。
扎根三甲建设一线,永葆实干创业的拼劲
5月30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医院等级评(复)审结果的通知,附属八院通过三级医院等级评审,确定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获评“三甲”标志着医教研综合实力实现全面提升,开创了医院发展新格局,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表示,中山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合作,成立医学院,建设附属七院、八院,就是要把中大医科的优势和传统带到深圳,办最好的医学院,培养更多的优秀医学人才,培养更多的名医名家,让深圳市民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并辐射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附属八院完成了“三甲”评审,标志着医院在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医疗服务能力的征程上,又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也标志着深圳市、福田区与中山大学的合作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
张远权书记、沈慧勇院长表示,未来附属八院将强化内涵建设,持续改进,全面提升医疗服务与管理水平。以三甲新起点,牢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职责使命,以社会公益为导向,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激发职工爱院、敬业、奉献的热情,不断增强职工凝聚力,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智能化”的高水平医疗集团和“区域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百强”医院,为深圳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文稿终审:附属第八医院 张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