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如果想成为一个深具人格魅力的人,就应拨开历史风云,从伟大人物身上汲取力量;如果要了解一个党的百年史实,就要溯流而上,在无数先辈中寻找榜样。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于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
羊城绿浓春夏早,庭深月明静悄悄。夜色如水,流过心田,读完一个个中国党史廉洁自律故事后,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百年前的那条鱼,六十年前的那朵花,向我诉说着一个个高风亮节、党性修养的故事,也把握了我们党如何穿越历史、日益发展壮大的密匙。
我是一条鲤鱼,百年前的鲤鱼
那是1929年的一个清晨,在井冈山根据地,我被一个精瘦的老人提在手里,穿过衣衫破烂却精神抖擞的人群,来到一间简陋的屋子前。
“老公公,您找谁?”
“我找毛泽东委员。”
“哦,您找他干什么啊?”
“小兄弟,听说他最近身体不好,我想把这条鱼送个他补补。”
“可毛委员不在啊,他去老乡那里做社会调查了,您还是拿回去吧。”
“不收我可不依,不就一条鱼嘛,这可是我的一点心意。你看我专门跑了几十里路,家里还有一大堆活等着呢……”
年轻人难为地抠抠头,说:“那我就收下吧。”就这样,老人高高兴兴地回去了,我被留在了水盆里。
一直到了正午时分,一个浓眉大眼、国字脸的人才走进来。年轻人乐呵呵地说:“看,今天有好吃的啦,咱们做个红烧鲤鱼吧?”
那人一瞅,急忙问,“鱼从哪来的?”
“是个老乡送的,说要让您补补身子。”
“多少斤?给钱了没有?老乡的日子不容易,怎么能白吃呢?赶紧送回去!”那人声音很大地说。
“是他坚持送的嘛。一条鱼,这么热的天这么远的路,送回去也死了。再说人家老乡也是好意,送回去不是让人心里不自在嘛。”
“那不行!咱部队的纪律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怎么能带头违反呢?你把鱼秤了,照市场价格给老乡送去钱。”
见年轻人既难为又不好意思,他又降低了声调,温和地解释,“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不占公家和群众的一分一毫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咱们要起表率作用,怎么能随随便便吃老乡的鱼呢?一条鱼是小事也是大事。如果这是一条金子做的鱼,又该怎么办呢?清正廉洁是一个党员的基本原则,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是对的嘛。”
下午,当几元钱被送到老人手中时,他激动地见人就说:“都说共产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真这样啊,小中见大……单凭这一点,毛泽东委员就是咱们老百姓的贴心人。”清正廉洁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我是一朵花,60年前的一朵海棠花
那是一个春天的傍晚,当我和伙伴们在夕阳中迎风舞蹈时,突然,看见一个头发浓密、身材瘦削的人边挥手边声音很大地说,“这是怎么回事?几天不在,就全变了样,谁让你们这样做的?”
一个人连忙检讨,“总理,是我,我做主的。我错了……您先进屋休息吧……”
看着以前潮湿的青砖上铺上了木地板,漏风的窗户被封严实了,发霉的旧地毯和旧灯具换成了新的,早都破了的白布窗帘换成较厚的呢子窗帘……他气愤地扬起抱在胸前的右手,声音更大了,“我回屋,就是接受了你的既成事实?”随后又指向屋里,“把那些东西统统搬走,否则我不进去!”说完扭头就走。
见此情形,其他人忙追上去边拉边劝,他边走边说,“我不进,那不是我的家!”
这个名叫周恩的人一贯温文尔雅,温和待人,这次罕见地对秘书兼保卫何谦大发雷霆,是因为未经允许,工作人员擅自做主,修缮了自己的住所——西花厅。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总理一直在中南海西花厅工作和生活。这个长方形的四进庭院建于清朝末年,陈旧、阴暗、潮湿,梁柱上的漆皮剥落得厉害,青砖地上也常泛出一层白色的碱花。老旧尚可以忍受,可是潮湿却非常麻烦,因此总理腿疼的毛病一犯再犯,大家十分心疼,屡次劝他将适当修缮一番,都被回绝了。
于是,工作人员趁他夫人邓颖超没在北京、他去广东出差之际,向办公室报告后,抓紧时间修缮。考虑到他们平日勤俭节约的作风,大家尽量做到最简单朴素,以减少开支。谁知他回来后,生气的连屋子都不进了。这可怎么办?
没办法,在他的一再坚持下,工作人员只好把地毯、灯具、窗帘等能挪东西全部搬走;已修缮好的地板、窗户再换又是一笔费用,他只好给秘书说个人付款,绝不能用国家的一分钱,直到恢复了旧貌才进了家门。事后,他一直耿耿于怀,多次在国务院办公会议上检讨,并教导身边人,“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就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要影响一大片。你们花那么多钱,就为了把我的房子搞那么好……这样一级学一级发展下去怎么得了?” 1974年6月1日他离开西花厅住进医院后,直到去世,再没回过这里。
时光荏苒,岁月不居,转眼已是百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相同,那么多年过去了,我和我的姐妹们经历了这个古朴简陋的“小家”的所有过程,陪伴着这位共和国国家总理为“大家”忙碌操劳的身影,见证了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
“廉洁奉公,以正治国者,周总理也。”这是陈毅元帅对他的高度称赞。“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整整居住了26年。”他的爱人,邓颖超同志在悼念他的文章中写道。
学党史感悟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是啊!饮水思源,知古看今,因为信仰,中国共产党人伴随历史的汹涌波涛,成长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擎天巨轮;因为信仰,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与生命才换来这百年盛世,从曾经的贫穷落后到如今的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党的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
反观当下的时代,国家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物质文化的跃迁,同时也滋生了攀比心理,有了更多的诱惑。
我们更应该学好党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保持政治定力,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从个人修养上,我从党史中读懂了“心贪如坑,无私如灯”,这些廉洁自律的故事,犹如夜幕中皎洁的月光,窗外徐徐的清风,时时刻刻警醒着我: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防微杜渐,廉洁自律;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做,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永远筑牢自己心中的那道“廉洁防火墙”。
回到医生这个职业上,“无德不能为医,有品方能济世;慎独慎微须铭记,清风正气行万里”。古人都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作为一名职业医生,作为一个科室主任,要扛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小节不可纵,大节不可失。在行业反腐倡廉的道路上,没有观众也没有局外人,守廉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基本的职业道德,廉洁从业也是我们从医者的责任和义务。那些鱼和花的故事,让我的心灵更加明澈,让我的脚步更加坚定:
一条鱼,一朵花……学习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正!廉洁从业,不忘初心,我们都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