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詹拔群)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校学术期刊结合各自的办刊内容和特色,各展所长,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出版活动,用学术语言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营造出共庆百年华诞、齐心共创新局面的浓厚氛围。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精心策划推出了两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该专栏在2021年第4期刊发了《中共建党纪念活动的情感意蕴》《中国共产党广州时期刍议》《再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起源》三篇党史研究论文。其中,《中共建党纪念活动的情感意蕴》指出,借助建党纪念活动,中国共产党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之情、对英烈的敬仰之情、对人民的尊重之情、对政党的自信之情和对世界的感谢之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情感的多维内涵。从情感维度研究党的历史,角度新颖,不仅拓展了党史研究的空间,也丰富了党史研究的内容。这篇文章微信公众号推送的首日阅读量就突破了5000人次,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学报也因此入选2021北京图博会“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主题宣传精品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2021北京图博会“精品期刊”展台(来源:期刊管理中心)
《现代哲学》于2021年第4期刊发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特稿《“马克思主义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经验》,深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论述。同时,推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栏,刊发《从俄国经验到中国化革命形式——中东路事件前后中共对革命形式问题的认识转向(1927-1931)》《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逻辑与特质》《中国传统修身思想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以刘少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例》三篇论文,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2021年第4期、第5期刊发了纪念文章《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掠影(一)、(二)》。该文回顾了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办刊发展历史,通过我校陈心陶教授受命攻克血吸虫病,蒲蛰龙教授“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技术,江静波教授领衔参加国家“523任务”等重要历史和在自然科学版发表的重要论文成果,充分说明《中山大学学报》一直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办刊,始终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同心同向、同步同行。
《新医学》参加中国期刊协会医药卫生期刊分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医学期刊专业委员会举办的“不忘初心 助力基层”实践活动,在2021年第7期、第8期刊登“不忘初心 助力基层”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系列公益广告,并向革命老区捐赠杂志,通过联合公益广告提升传播影响力和社会责任感。
《新医学》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系列公益广告(来源:期刊管理中心)
《文化遗产》在2021年第3期推出了“‘非遗’保护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专栏,刊发了《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同保护》《粤港澳地区的“社”文化与国家认同研究》《“非遗”保护与区域文化认同》三篇论文。通过非遗保护与文化认同的理论和个案探讨,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凝聚力量,这种力量不只在于维系社区、族群和民族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精神凝聚,其最高意义更在于国家认同——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稳定和团结。
中大学术期刊深刻领会党史学习教育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高质量学术成果献礼建党100周年。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深入研究、阐释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坚守学术期刊的意识形态阵地和学术研究阵地。
文稿终审:期刊管理中心 彭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