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校学生赴井冈山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

稿件来源:校团委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1-07-22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 7月16日至20日,我校第十一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学员赴井冈山开展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为主题的暑期党史学习实践活动。学员们通过实地现场教学、理论学习研讨、红色歌曲传唱和作品朗诵等方式,在井冈山这片热土上学党史、悟思想,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激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磅礴力量。

 

井冈山合影(来源:校团委)

 

       本次党史学习实践活动以现场教学为主线,每个现场教学点采用实地探访学、现场党课教学与微团课拍摄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同学们学好用好井冈山红色资源,上好一堂“大思政课”。

 

参观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来源:校团委)

 

       在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同学们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等曾经居住和工作过的地方。在《井冈山的斗争》这篇光辉的著作中,毛泽东同志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同学们在这里现场学习,从革命文物、红军故事中感悟党的理论和思想力量。毛泽东同志“一日不读书是失误,三日不读书是错误”的求知精神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学习(来源:校团委)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同学们认真学习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一件件革命文物陈列物品,诉说着我们党的光辉历程。朱毛会师、黄洋界保卫战、红军洞、挑粮上山、八角楼的灯光、三湾改编、长征出发等一幕幕场景,再现了那段光荣的革命岁月。在朱毛会师浮雕前,同学们举行了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为主题的朗诵,向党致以青春的礼赞。

 

重温入团誓词(来源:校团委)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同学们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以三鞠躬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无比崇敬,同时重温入团誓词。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四万余名英雄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留下姓名的仅有15744人。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

 

到小井红军医院旧址学习(来源:校团委)

 

       细雨中,同学们来到小井红军医院(中国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它是中国红军第一所正规医院。在这里,同学们学习了人民军队医院的初创历史,特别是革命战士曾志的英雄事迹。从参加湖南暴动、上井冈山、驰骋闽东、转战延安、奋战东北到建设新中国,她的一生战斗不息。在小井红军烈士墓,毛泽东同志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纪念碑前,同学们回顾了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悲壮历史,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仰慷慨赴死,靠的是信仰。”在曾志墓前,同学们缅怀这位一生为革命和建设战斗不息的巾帼英杰。

 

黄洋界纪念碑前合影(来源:校团委)

 

       黄洋界保卫战是井冈山革命斗争中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中国共产党人紧密依靠群众,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在黄洋界纪念碑上,毛泽东同志书写的“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八个大字熠熠生辉。纪念碑对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所作的词《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首词描写了黄洋界保卫战,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井冈山革命将士的英勇斗争精神以及革命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略战术思想。学习了黄洋界保卫战的历史后,同学们对依靠群众求胜利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龙江书院上党课(来源:校团委)

 

       在龙江书院,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1928年4月底,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在龙江书院会面。朱毛胜利会师后,为了加强对革命武装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召开了军队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龙江书院为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政人才,对发展工农武装割据起到了很大作用。在这个充满红色回忆的地方,同学们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参观茅坪八角楼(来源:校团委)

 

       在茅坪八角楼,同学们实地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在那个时候,按照规定夜晚办公可点三根灯芯,可毛泽东同志带头勤俭节约,只点一根灯芯,在昏暗的油灯下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八角楼上,一盏清油灯光,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重走红军挑粮小道(来源:校团委)

 

       在重走红军挑粮小道活动中,同学们用脚步去感受井冈山那段光辉的岁月。路为羊肠小道,崎岖不平。红军靠着肩挑背驮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了井冈山。红四军军长朱德与战士们一起挑粮,留下了“朱德的扁担”故事。近两个小时,长达七公里的行走,让同学们感受到“不怕艰难、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朗诵《走上井冈山》(来源:校团委)

 

       在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同学们上了一堂党课,讲述了毛泽东同志和袁文才、王佐等革命者的故事。在毛泽东同志旧居前,同学们齐声朗诵《走上井冈山》,一路革命遗址,一段红色回忆,讲述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彰显着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井冈山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

 

访谈革命烈士后代(来源:校团委)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革命先烈的故事,同学们还与王佐烈士后代王华文、曾志同志后代石草龙、江治华烈士后代江满凤进行了访谈。通过红军后代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学员们被革命烈士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的斗争勇气、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深深感动。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今天,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就是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在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井冈山斗争具有重要意义。在这座革命的山、战斗的山、英雄的山、光荣的山,同学们的思想受到洗礼,心灵受到震撼。回望革命峥嵘岁月,同学们向革命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们纷纷表示,井冈山精神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在新的征程上,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精神,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号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文稿终审:校团委 马明辉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