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春季会·笔谈篇】以大类招生培养改革为契机 全面推动“五个融合” 五育并举提升外语人才培养质量

稿件来源:外国语学院 作者:许德金 编辑:郑燕丽 发布日期:2021-04-22 阅读量:

  近期,学校召开的2021年春季工作会议,以人才培养为主题,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核心,为学校“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其中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是2021年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有利于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夯实学生宽厚的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学生跨学科文化素养和科学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引领国际潮流,提升领袖气质,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自2019年开始,外国语学院已经开始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探索尝试,创新设计了“大类平台+基础+核心+提升+第二课堂”五模块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构建“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学院全新打造大类平台素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提升(复合交叉)课程、第二课堂(学术+思政)五大课程板块,与“五个融合”有效对接,在大类培养方面先行先试。学院还通过学术导师制、全员导师制、“外院大讲堂”“学术第二课堂”“语你成长第二课堂”“外语颂中国”“‘外语+’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等一系列“三全育人”模式机制创新,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强化课程思政教育、激发学术追求,着力培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外语+”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2020年起,学院进一步推动“三全育人”与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创新机制改革工作,全面推动“五个融合”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针对外语专业直面西方文化的冲击问题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实际情况,强化外语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研究确立并首创“中国立场、世界眼光”的外语课程思政教育方针,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引导学生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培养新时代高素质高质量外语专业人才。

  学院以学校2021年春季工作会议为契机,将通过以下举措全面贯彻落实学校2021年春季工作会议有关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的精神。

  一是按照学校大类招生培养改革的要求,深入研究外语大类专业的分流机制,制定2021级外语专业新生大类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完善大类平台课程体系,为专业人才大类培养做好充分准备。

  二是深入推进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与“三全育人”一体化创新机制工作,探索外语大类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外语大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深化外语专业和课程思政一体化改革,打造外语专业“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国家级高等学校思政教育示范中心品牌。

  三是全面打造第二课堂思政与第一课堂学术相融合、第二课堂学术与思政深度融合的“三全育人”新机制,强调“以研促学,以学促行,以行践学”,夯实外语专业大类培养第二课堂学术与思政有机融合机制建设,扎实推进本科生、研究生进入教师学术研究团队工作,以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加强“三全育人”团队建设,培育高素质的全员育人队伍,多维度深层次完善“三全育人”体系,五育并举,全面推动“五个融合”育人高质量发展,形成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第一二课堂学术和思政相融合、大类学科与专业相融合、本硕博大类人才培养贯通融合的多语种全员全过程协同育人一体化新机制,完成“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外语专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