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学校春季工作会议提出,新时期我校立德树人的主要目标是着力建设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就要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为培养高水平人才提供坚实的保障。“十四五”期间,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以下简称“文管部”)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在文管部党委的统筹领导下,聚焦人才培养的职责使命,站在学校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去思考各项工作如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资源体系,全面支持学校的教学科研,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全面提升“服务育人”效能。
坚持立德树人 为人才培养提供全方位资源保障
2015年以来,学校扎根广州、珠海、深圳三个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办学,建立了三校区五校园统筹发展、合力支撑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办学格局。目前,图书馆和档案馆的资源已基本实现三校区五校园全覆盖。图书馆正全力推进深圳校区图书馆建设,各校园图书馆馆藏建设与各校区(校园)布局学科需求紧密结合,兼顾基础馆藏和特色馆藏的融合,深化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融合,形成系统化、规模化的特色馆藏,构建高质量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档案馆做到应收尽收,扩大档案收集范围,加强特色档案资源建设,进一步推动落实馆藏数字化项目。博物馆(校史馆)依托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统筹全校博物馆资源形成教学实践课堂体系,建设中的南校园博物馆计划建成全面服务教学的综合型高校博物馆。
落实“三全育人” 提升全流程服务效能
2015年以来,学校创造性地提出“德育与智育融合、学科与专业融合、科研与教学融合、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融合、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融合”的“五个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一体化全贯通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校史馆)充分发挥“三全育人”作用,助力完善“五个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通识课程紧密结合的信息素养服务、阅读推广服务、档案利用服务、校史教育支持等知识服务体系;建立图书资源、档案资源、文物资源和校史资源的网络共享环境,优化提升各校区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的物理空间配置,以支持各学科及跨学科的知识共享;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知识分享和学术交流活动。目前,图书馆正全面推动高效能的智慧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打造成一个集学习研究、信息发现、知识创新于一体的校园学术文化中心。档案馆不断完善档案资源体系,做活、用活档案资源,努力实现以档育人、以文化人。博物馆(校史馆)推进智慧博物馆(校史馆)建设,利用互联网搭建以馆藏、展示、校史研究等为核心的教育、服务、科研等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直接服务于本科和研究生教学。
加强校史教育 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文管部自成立之初就以传承中大文化为己任。博物馆(校史馆)切实推动校史建设工作,开展百年校庆的体系化校史研究,挖掘具有历史性、人文性、思想性、知识性、创新性的校史资源,传播中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校区五校园的文化认同,激发师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探索百年校史主题的造型艺术创作,推出校史主题出版物和文化创意产品品牌,更好传承中大文化。
文稿终审: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 王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