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南方PLUS】罗俊:“天琴二号”多项关键技术完成地面验证,2025年发射“双星”

稿件来源:南方PLUS 2021-03-04 作者:钟哲 编辑:孙琛 发布日期:2021-03-05 阅读量:

       今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天琴计划”首席科学家罗俊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天琴二号”卫星多项关键技术已完成地面验证,将在今年进行集成测试,计划在2025年前后发射两颗卫星。

       天琴计划是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酝酿准备于上个世纪90年代,于2014年3月正式提出。根据该计划,到2035年前后,在距离地球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部署三颗卫星,构成边长约为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星座,在太空中建成一个探测引力波的天文台。

       “‘天琴二号’一组发射两颗卫星,在约400公里轨道高度上对星间激光干涉测量技术进行验证,瞄准未来空间引力波探测。”罗俊表示,目前“天琴二号”多项关键技术已经完成了地面验证。

       其中,星载窄线宽激光器和激光稳频控制已完成原理样机,目前已经进入工程样机研制阶段,接下来要进行星载封装设计和空间环境模拟测试;星间光束指向测控和弱光锁相控制已经完成了半物理仿真;超稳光学平台和相位计此前已经在“天琴一号”试验卫星上通过了在轨验证。

       “这些技术都将在今年进行集成测试。”罗俊说,地面验证的通过意味着关键的技术指标在原理上可以满足“天琴二号”的技术要求,为“天琴二号”卫星的如期发射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天琴计划按照“0123”技术路线图分步实施、在关键技术上“沿途下蛋”。“天琴二号”是正在稳步推进的步骤“2”,计划在2025年前后发射双星(两颗卫星),即利用两颗卫星对超长距离的星间激光干涉测量技术进行在轨验证。该技术常被比喻为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尺子”,是空间引力波探测中最核心的技术之一。

       罗俊说:“‘天琴二号’卫星在轨验证的星间激光干涉测量技术是国际上下一代重力卫星的关键技术。这意味着我国重力卫星技术有望与欧美国家实现并跑之势。”

       据了解,“天琴二号”卫星不仅能为下一代重力卫星的核心技术提供在轨验证,而且其科学数据可为建立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全球重力场模型积累经验,最终服务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国防安全等领域,有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原文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3/04/c4884119.html?colID=14&appversion=7400&firstColID=26927&date=MWRlYTA4ZmMtNzhiYy00NTliLTg3YjAtY2Y3MGFmYjU5MTli&layer=6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