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庆祝教师节】附属第一医院驰援国内外抗击新冠肺炎的医疗队员们有了新“兼职”

稿件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0-09-11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9月11日电(通讯员彭福祥、潘曼琪)9月10日下午,附属第一医院驰援国内外抗击新冠肺炎的医疗队员们有了一项新“兼职”,医院在广东医疗界率先推出“兼职研究生辅导员”。这支由73位党员骨干医师组成的队伍里,副高以及正高专家占了七成以上,75%是研究生导师,其中有19名战“疫”医疗队员。

 

骆腾书记致辞(图片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刘星亮摄)

 

       据援鄂医疗队员、附属第一医院手术麻醉一支部党支部书记杨璐介绍,这份“兼职”并不简单。他们的主要工作包括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对学生学习、工作以及日常生活等困难提供帮助,参与研究生评优、奖学金评审等。

 

颁发聘书(图片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刘星亮摄)

 

       “这是一支有情怀、有境界,政治过硬、充满朝气的年轻教师队伍,”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骆腾在大会上表示,这支队伍将在学生的思想上、专业上和医德医风方面起到榜样引领作用。

 

       名教授回忆恩师 传承医德医风

       活动现场,著名肝胆胰外科专家梁力建教授、显微创伤外科副主任朱庆棠等专家,不约而同地回忆起了自己的老师。在他们的分享中,“言传身教”和“传承”是两个高频词汇。

 

梁力建教授发言(图片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刘星亮摄)

 

       “半夜三点有病人来,我的老师都是抢着上。”据梁力建教授回忆,他的学生时代对老师最深的印象便是不怕吃苦、随叫随到。这种印象也影响了他的职业生涯,如果半夜三更医院召唤他,他的答复也一定是:“马上到。”他也希望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传承优良医德医风。

 

朱庆棠教授发言(图片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刘星亮摄)

 

       附属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朱庆棠教授对老师的“言传身教”同样感触很深。他说,老一辈医生身上有着艰苦创业和家国情怀等多种优良品质,这些品质在一代又一代“中山医”人身上薪尽火传,“作为学生,需要做的便是传承、发扬和突破。”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立德树人,身教为先。”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骆腾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医生也是老师的附属第一医院人迎难而上,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守护学生身心健康,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老师们“身教”的力量再次彰显。管向东教授三次出征、三战三捷,立下赫赫战功,告诉我们什么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熊艳、郭禹标、成守珍、刘大钺、唐可京教授远赴塞尔维亚抗疫,淬炼了新时期中塞两国的“铁杆情谊”;吴健锋教授向患者郑重承诺“你们不出院,我们不撤离”,医者初心点亮了生命的希望;“不能冷着每一位队员”“让队员心无旁骛抗疫”,大雪前夜,郑莹、陈振光、杨璐等队员连夜把羽绒服逐一送到队员房门口,克服重重困难把保障物资运抵驻地,保障医疗队工作生活所需;在全国支援力量陆续完成任务撤离后,朱庆棠教授带领130多位队员作为“殿后”国家队坚守到最后一刻,彰显了无敌中山医的英雄本色。

       骆腾表示,他们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是最美的天使,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文稿终审:附属第一医院 骆腾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