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校区正式亮相,迎来第一批师生进驻!8月24日上午,南都记者探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整个校区围山而建,红墙绿瓦凸显岭南建筑特色,既古朴又时尚。
新校区也正式迎来第一批师生。24日上午,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和航空航天学院1112名学生从中山大学东校区搬入新校区。25日,还有智能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材料学院1234名学生入驻。
记者了解到,深圳校区分两批交付,今年交付36万平方米,明年年底交付全部,总共129万平方米,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重点布局“新工科”“新医科”的学科发展。
发展计划:预计明年十月份深圳校区全面投用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绿景悠悠,建筑群端庄有序。从整体上看,绿瓦红墙的主色调使人眼前一亮,与校区青山绿水的周边环境相得益彰,与其他校区遥相呼应,体现了“百年中大、一脉相承”的办学理念和“形神兼备、和而不同”的校园设计理念,突显出中国风格、中大文化。
根据国家规划方案,深圳光明新区科学城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是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将持续高标准、超常规规划布局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基础研究机构,建设一批世界级大科学装置,引入一批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集聚一批全球顶级研究人才,建设全球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从国际典型湾区的发展经验来看,湾区开放、创新、国际化、宜居宜业的天然特性极有利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深圳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意味着中山大学将办学范围从广州、珠海扩展到深圳,‘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正式形成,为中山大学未来百年发展奠定了重要战略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表示,深圳校区建设启用,是中山大学面向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践行高等教育“四为服务”的新体现,是中山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动力。
据悉,2015年6月8日,深圳市与中山大学初步确定深圳校区建设合作意向。2018年6月12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工程启动。今年即将交付36万平方米的建筑,到明年10月,整个深圳校区将建设完成全面投用。
学科建设:重点布局新工科、新医科“一盘棋”
据悉,该校区将重点布局“新工科”“新医科”,将集聚全球顶级人才, 着力服务国家战略,注重内地和港澳青年人才的融合培养。“首批进驻的5个工科学院包括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材料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这5个工科学院是2017年开始招生,3个年级学生大概2000多人。按照校历,今年我们学校将在9月10日开学,深圳校区的大一新生大概有1500人。” 深圳校区管委会主任、基建处副处长罗愈业说。
据悉,2016年起,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招收了首届医科生;2019年,深圳校区有2个理科学院开始招生。罗愈业表示,按照中山大学对深圳校区的建设规划,整个深圳校区规划的总人数大概是2万人。在师资方面,2016年起,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在全球招聘优秀学者,截止2020年6月23日,深圳校区共引进各类人才749人,现已到岗471人。
教室:板书可投屏,随擦随写
新校区到底有什么料?南都记者首先来到教学楼参观。在学校5楼的阶梯教室看到,教室内部安装了液晶黑板。“这种黑板并不是普通黑板,老师们在上面写板书的时候,笔迹可以直接显示在旁边的投影屏幕上,而且写错了还可以随时修改擦写。”中山大学教务部吴老师介绍,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板书内容,在课堂上一键分享出来;老师完成板书后也可以在黑板上显示出二维码,学生扫码后可直接保存板书。
四块黑板上下拉动的同时,讲台也可以自动升降,后排安装有两台辅助电视,解决学生远距离观看板书的问题。另外,每个教室同时兼顾标准化考场设置,实用性更高。
图书馆:22个大类都涵盖,新馆明年建成
学校图书馆目前开放教学阅览区,位于教学楼3楼、4楼。“刚刚举办了开馆仪式,有六个书库,藏书30万册,还有一个电子阅览室。”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何文平介绍,图书馆的图书主要包括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教材教参以及通识类图书等基础性文献,其中外文图书近2万册,涉及文理医工农各领域,实现了22个基本大类的全覆盖。同时,特别有针对性地购置了一定规模的工业、医学、数理科学和化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类图书。据悉,目前所有图书、期刊、报纸皆已完成采购流程,已正式对深圳校区师生开放。
何文平介绍,深圳校区图书馆还订购了国内版期刊1380种,报纸100余种,进口期刊180种,供读者阅览。而且,全校三校区五校园图书馆已实现资源共享,深圳校区师生可以通过图书文献通借通还、馆内传递方式,借阅全校各校区图书馆图书;通过互通共享,使用图书馆所有数据库、各类电子资源。
宿舍:本科四人一间,家具一月前已进场
新校区住宿条件怎么样?记者来到一栋学生住宿楼的21层,这里即将搬入航空航天学院的本科生。本科生宿舍是四人一间,上床下桌,书桌椅、衣柜、储物柜等均齐全,同时配备有独立的卫浴,保证24小时热水。每一层都有公共区域,都有直饮水机。
中山大学基建处曾老师介绍,本科生是4人间,累计21层,一层有6个电梯,每梯一次能容纳18人;研究生是2人间;另有4栋研究生楼,累计25层,为2人间。
“所有的家具一个月前已经进场,全部开窗通风,用材环保。” 学生宿舍家具早在5月上旬已完成生产,从6月10日开始陆续送货、安装,本科生宿舍家具已在7月底完成安装。学校已经对宿舍进行了空气治理和第三方检测,务必保证每间宿舍的空气质量均符合标准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现场体验发现,七栋学生宿舍楼由一条连廊链接,和广州传统的“骑楼”设计很相似。从宿舍走到食堂,一路都有连廊连通,遮阳遮雨都有保障,非常贴心人性化。旁边设有体育球场,篮球、网球、排球和跑道都开放给学生使用。
社康站:中大附属七院现场保障,真正实现“校内就医”
在宿舍楼5号楼内,设置有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校区社区健康服务站,由附属七院负责运营管理,承担深圳校区全体师生的医疗、体检、预防保健等任务,真正实现“校内就医”。做好深圳校区师生医疗保健工作,让师生生病不出校门。
附属七院副院长张常华介绍,附属七院派驻2位全科医师、2位护师、2位药剂师等医务人员负责深圳校区健康服务站的医疗保健工作。门诊服务站依托附属七院强大的医疗技术力量,承担紧急突发抢救任务,配备有手推式抢救车、抢救床、氧气瓶、人工呼吸器、全自动除颤仪、气管插管等设备。如遇重病需要转诊,将立即启动急救应急预案,联动附属七院急诊与灾难医学中心,迅速启动120安全转送病人至附属七院。
据了解,中大深圳校区规划建设的大学门诊部面积3500平方米,将于2021年6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充分满足校区学生、教师、家属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和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学生餐厅:三层餐厅,每层可纳千名学生就餐
三层高的学生食堂就在宿舍区旁,有连廊直接连接。饭堂每层可容纳千名学生同时就餐,而且实现了空调全覆盖。菜式方面,记者发现各类粤浙川湘西北菜均有涵盖,充分照顾到各地学生的饮食偏好;菜价方面,素菜平均3-4元,荤菜平均5-6元,可以单点,也可以套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搭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