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附属第一医院:让更多人共享医疗“国家队”服务

稿件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1-03-22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梁嘉韵)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向我校附属第一医院发来感谢信,对医院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感谢信指出,附属第一医院在扶贫工作中体现了高度的政治担当,为高质量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和全面完成定点扶贫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附属第一医院通过巡回医疗、“组团式”帮扶、柔性扶持等方式对西藏、新疆、粤东西北等地区进行“输血+造血”式帮扶,高质量推进健康扶贫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新疆:派去的是医生,送去的是整个团队

       零下10摄氏度的窗外大雪纷飞,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室内却热火朝天,来自附属第一医院内科的苏畅副教授和同事们忙碌在临床一线。一年前的春天,苏畅参加组团式帮扶,来到这里,为该院推进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打下基础。

       在广东倾力对口援助下,喀地一院挂牌“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并配备了南疆最先进的医疗设施设备,医院在硬件上有基础,但是制度、技术和人才等软件上还存在不少短板。

苏畅深入了解发现,医院血液科是南疆唯一能收治各类血液系统疾病的专科,但因各种客观原因,整体诊疗水平与广州等大城市的三甲医院血液专科仍有较大差距。

苏畅联同后方团队积极为帮扶医院的移植工作进行准备,包括移植的基础理论知识培训、血细胞分离机采干细胞的技术、层流房的设计等各环节进行全面指导。

 

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苏畅副教授在为患者义诊(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派去的是医生,送去的却是一整个科室、整个医院的团队力量,这是附属第一医院帮扶的特色。

       针对当地血液科比较薄弱的情况,附属第一医院内科七支部书记李娟教授受聘为客座教授,通过线上指导关键技术问题,帮助科室推进工作。

       2020年11月3日,一场“粤喀情深交流会”在线上召开。李娟教授针对当地一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例“隔空坐诊”,结合当地医院实际情况,对移植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指导和严格把关,专家们为这名患者制定了移植方案。李娟教授团队多次通过“云课堂”为当地医生讲授血液系统疾病诊疗,使当地医生获得后方医院的优质教育。

 

       在西藏: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2019年6月底,广东省第五批“组团式”援藏专家抵达西藏林芝,附属第一医院神经二科副主任邢世会教授踏上这块土地,帮助林芝市人民医院筹建卒中防治中心,留下一支带不走的神经科专业队伍。

定流程、组团队、带学员、传技术、报项目……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神经科主任曾进胜教授多次到林芝实地指导、授课,专家团队无私分享经验,与当地合力将卒中中心筹建起来。

 

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神经科主任曾进胜教授到林芝市人民医院实地指导(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2019年8月23日深夜1点半,一位重症藏族老人被紧急送到医院。邢世会一边抢救病人,一边指导团队医生对病人进行识别、评估,确定是缺血性脑卒中后,及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成功实施了藏东南地区首例静脉溶栓术。

 

附属第一医院神经二科副主任邢世会教授开展查房工作(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这一串流畅又高效的操作,成为临床一线最鲜活的教科书。如今,林芝医院卒中中心正有序建设中,2020年新一轮援藏专家接力前行。

       在距离林芝市900多公里车程的昌都市边坝县,附属第一医院的另一支医疗队驻扎在这里。

       雪域之上,由于医疗条件和人才匮乏,很多常见的医疗手段无法实现。最突出的就是,产检没有普及,很多产妇快生了才到医院,搞不清楚孕周,遇到紧急情况,县医院也没有医生会施行剖腹产,都要转运到几百公里外的昌都市人民医院处置。

       附属第一医院王伟医生本着授人以渔的理念,带着县医院妇产科的两位藏族女医生一点点地学着做手术。在老师的鼓励下,两个藏族姑娘做手术的技术越来越稳,边坝县医院也第一次具备了实行剖腹产的人才条件。

 

王伟医生指导边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泽仁拉姆主任独立主刀完成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一次,一个藏族妇女在下地干活的时候,突发难产,送到县医院时已出现严重的宫内感染和脑水肿,随时有生命危险。王伟立即召集团队,赶紧做手术抢救。有了之前的手术基础,藏族医生和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配合良好,最后顺利保住了产妇的性命。

       除了在医院里传帮带,医疗队还翻山越岭、送医送药。他们在山涧溪水旁,用便携式超声机免费给藏区牧民做超声检查;也曾一连三天早出晚归,翻越一座座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到藏族同胞家里看病问诊。组团式帮扶不仅让当地一批危重病人得到救治,也大大带动改善了当地的医疗条件和专业水平。

 

       在粤县区医院:让百姓在家门口也能看上大专家

       不仅在万里之遥的边疆,就在几百公里之外的粤东西北,附属第一医院同样以医者仁心的担当,不遗余力地对肇庆市封开、惠州市惠东的两家县医院展开对口帮扶,让百姓在家门口也能看上三甲医院的大专家。

       2020年10月28日晚上,封开县人民医院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营救。

       一名36岁的孕产妇因臀位、胎膜早破,须马上施行急诊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当地医生发现其出现胎盘植入导致产后大出血。这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抢救不及时,死亡风险极高。

       附属第一医院组团式帮扶队队长、妇产科陈海天副教授立马赶到。当时产妇出血严重,受县级医院客观条件所限,当地促宫缩药物种类较少,没有充足的红细胞。在紧急情况下,陈海天副教授通过B-lynch缝合、8字缝扎、围堤状缝合、止血球囊放置等方式,实现止血。

       12人、4小时、2000毫升出血、38块止血纱……在陈海天的带领和统筹下,妇产科团队、麻醉科团队以及相关科室人员拼尽全力,把这位产妇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陈海天副教授在子宫模型上示范如何进行B-lynch缝合、方形缝合以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等手术止血技术(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在附属第一医院还有很多这样的骨干,在院本部高要求、高标准的工作中迅速成长,主动要求到边疆和山区奉献才干。参与组团式医疗帮扶,对医生来说是一个拓展提高的过程,对于附属第一医院来说,是一流医院责无旁贷的担当。

文稿终审:附属第一医院 骆腾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