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广州日报】 阿者科项目入选高考试题,中大旅游学院的回应亮了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 2021-06-13 作者:林霞虹 编辑:何方 发布日期:2021-06-14 阅读量:

  2021年6月8日,一场高考使“阿者科”瞬间红遍大江南北,昔日名不见经传、藏在深山无人知的古村落,因为“某科研团队”自2018年来的进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一路“走进”了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科目考卷。阿者科村一下吸引了无数目光,被人民日报盛赞“这个上高考试卷的村子,也太仙了吧”。从养在深闺到惊艳亮相,这背后,是一场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保继刚教授发起的旅游减贫实践。

 

  阿者科计划,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这道直击学术前沿的高考大题(占10分),体现了中山大学学术研究面向国家需求,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也反映了中大学者“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坚定信念。这道高考题目,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的师生用他们的学术思考、专业特长身体力行地做了三年,为这个曾经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的乡村,搭起了通往“金山银山”的路。

  阿者科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核心保护区内,至今已有210年历史。2018年,全村共479人, 人均年收入仅为2785元,一半劳动力外出务工,村落空心化趋势严重。旅游接待散漫无序,村内环境脏乱差。

  “要让哈尼族群众守着梯田也能过上好日子!”2018年,应当地政府邀请,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保继刚教授团队在深入调研后,编制了“阿者科计划”,计划定位为非营利性公益援助项目,由保继刚教授团队派出以研究生为主的技术人员驻村,与政府派出的驻村干部一起成立阿者科旅游公司,开发产品、开展营销,实行内源式村集体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组织全村参与,收入归全民所有。

  “现在终于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了。”高烟苗说道。他曾在矿山打工七八年,因“见识广”,被村民推选为旅游公司总经理。他和妻子都在村集体旅游公司工作,每月基础工资就可达到3900元。村里原本外出务工的人纷纷回归,罗美花就是其中之一,如今的她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实现了“有家的地方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有家”。

  全民参与,人人受益。“阿者科计划”直接带动全村23户建档立卡户精准脱贫,入选教育部第四届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入选世界旅游联盟“全球百强旅游减贫案例”;入选央视纪录片《告别贫困》和新华社纪录片《中国减贫密码》。

 

  全球第4、中国内地第1的中大旅游学科,能答好这道高考题

  群众好评、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中山大学的全力支持和旅游学科的强力支撑。创办于2004年的旅游学院,以迅猛的势头发展成为全球培养层次最全、培养规模最大的旅游高等教育机构之一。2020、2021连续两年在软科旅游休闲管理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4、中国内地第1。

  学院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21人、讲师和助理教授6人,专职科研人员24人,在校本科生近800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00余人。依托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学科基础,两个本科专业——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均为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一流专业。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作为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全球领导者,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管理与监测中心”依托单位,也是中国地区唯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依托单位。

  学院的可持续旅游智能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整合了中山大学人工智能、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力量,推动了社会与科技交叉领域的发展,在旅游与新技术融合方面走到了国际前列。

  旅游学院高度重视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构建高质量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提供受益面广的学术训练。学院每年组织百余名师生对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9个观测点进行调研,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和专业研究水平。

  学院先后与张家界、黄山、喀纳斯等著名景区,以及长隆、华侨城、广交会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并与40多所高校开展了交流学习项目,开发了海外实践教学课程,以及资助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独具特色的教学实践,为更多的“阿者科计划”提供人才保证

  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高质量的教学实践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保继刚教授谈到让学生参与“阿者科计划”时表示,“学生通过参加专业性强的实践活动,能够检验课堂上学到的旅游管理知识,学以致用、相辅相成。同时,也可以在基层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锻炼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举例道,“阿者科计划”推进初期,村民们认为这些外来的学生待不了多久就会走,这种观望和不信任阻碍了计划的实施。后来,同学们通过主动参与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下田插秧,上山找水,在点滴中建立起信任,才有了后续的成功。

  旅游管理是一门能让所学知识走出课堂,走出论文,走进田野的学科。“阿者科计划”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实践选择,也为提升旅游人才培养质量开拓了思路。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村民的生产生活、旅游公司的运营,锻炼了抗压能力和创新能力,厚植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原文链接: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id=1589543#/detail/1589543?site4&columnID=0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