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康乐园飘来录取通知书里的味道——千里温情送学子,以茶为媒续情缘

稿件来源:定点帮扶工作组 编辑:王冬梅 审核:夏瑛 发布日期:2022-09-01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9月1日电(通讯员张哲)自2013年以来,中山大学根据教育部部署定点帮扶云南省凤庆县。十年来,学校集结全校优势资源,在医疗、教育、产业等方面精准施策,扎实推进定点帮扶云南省凤庆县工作。在中山大学的帮扶下,凤庆县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2022年一本上线人数351人,同比增加102人,中考540分以上人数占临沧市人数40%以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凤庆县一中有3名同学考录到中山大学。


求学路途细节尽显中大温暖

在录取名单出来后,中山大学定点帮扶工作组第一时间了解到有2位同学的家庭比较困难,为了保障学生不会因为家庭原因失学,中山大学为凤庆县考上中山大学的学生设立了“中大情—逸仙缘”奖助学金,奖励每位同学6850元用于支付大学一年级的学费,同时在勤工助学等政策上给予支持。同学们也表示在学习期间将刻苦努力,争取奖学金,为家庭减少负担。在问到如何来学校报到时,2名同学都犯了难,考虑到2名学生家庭都不富裕,往返费用开支较大以及学生和家长几乎没有出过远门,对往返路途比较陌生,学校定点帮扶工作组商议由挂职干部送学生到校报到,并规划省钱路线,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个别同学住在偏远的山村,需要提前一天从家乘坐农村客运抵达县城,第二天与其他同学乘坐高铁前往昆明,第三天乘坐早上的航班前往广州。8月30日抵达广州之后,因提前一天到校报到,帮扶工作组与凤庆挂职副县长张哲联系到了3名同学所在的学院,在海洋科学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协调帮助下,3名同学顺利入住到校园。3天2000多公里的行程中,学校的细致安排,挂职干部的一路陪护,不但解决了同学们在乎的实际困难,更让同学们感到了无比的温暖。

中大校园寻味录取通知书里的“滇红味道”

为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牢记“国之大者”,中山大学和凤庆县共同策划了凤庆县优秀毕业生表彰活动,并聘请优秀毕业生作为凤庆滇红茶文化推广志愿者,将凤庆的茶叶和茶文化带到学生所在的高校。中山大学作为凤庆县的帮扶高校,将凤庆的茶叶放入本科录取通知书里,使凤庆茶叶伴随着录取通知书走到了全国各地,走进了千家万户。8月31日,为弥补家长学生将录取通知书里的凤庆茶珍藏而品尝不到“滇红味道”的遗憾, 3名新生作为凤庆滇红茶文化推广志愿者在凤庆县挂职副县长张哲的带领下,在中山大学南校园亲新广场开展滇红茶免费品尝活动,将“录取通知书里的味道”带进了中大校园。活动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国亚萍副书记、余敏斌副书记、杨东华副校长来到活动现场看望学生,亲切地与学生交流,并送上了入学礼包。学生们感到非常激动,由衷感谢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关爱。

陈春声书记看望来自凤庆的同学(来源:党委宣传部 俞坚摄)

高松校长看望来自凤庆的同学(来源:党委宣传部 肖遥摄)

十年帮扶开出遍地帮扶之花

自2013年以来,中山大学始终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根据教育部的工作安排,扎扎实实做好对云南省凤庆县的定点帮扶工作,推动滇红之乡教育水平迈上新台阶。十年来,学校整合校友和社会资源捐赠2000多万元善款用于教育帮扶,累计9届36名支教团成员远赴凤庆开展支教活动,一栋栋逸仙教学楼拔地而起,以“智志双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力凤庆人才振兴。大到对凤庆的各种项目的帮助扶持,小到对困难学生、脱贫百姓的关心关爱,中山大学与凤庆县始终风雨同舟、携手同行。通过活动的开展,希望越来越多的师生了解帮扶工作,把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作为立德树人的大课堂,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到乡村振兴一线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文稿终审:定点帮扶工作组 许东黎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