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广州日报】中大医务工作者深入学习总书记讲话,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2020年05月25日A4版 作者:记者/记者任珊珊、周洁莹、张青梅、翁淑贤 通讯员/彭福祥、林伟吟、周晋安 编辑:赵现廷 发布日期:2020-05-25 阅读量:

  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广东医疗界引发热烈反响。在战疫中交出合格答卷的广东医务人员纷纷表示,中国战疫模式真正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聚集性疫情仍然存在,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 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广州医卫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按照国家、省、市部署,持续探索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突发事件或重大疫情医疗保障应急保障机制。

  

 

  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需查漏补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领队、医学工程部主任朱庆棠: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让我不禁回想起那段令人终生难忘的战疫经历。中国战疫模式的确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救治,真正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说,这场疫情给每一位亲历者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直击灵魂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疫情初起,国家就在全国范围内调集最优秀的医生,包括“中山医”在内的我国医学院校“五大天团”与部队医院、各地医疗精锐会师武汉,带去了救治最需要的设备和防护物资。我们中山一院先后向武汉派出三支医疗队,共150人,从“60后”到“90后”,无不在倾尽全力救治病人。作为“医疗国家队”,我们既坚守武汉战场,又支援广东各地战疫,我的还有同事奔赴黑龙江绥芬河支持战疫,也有同事远赴塞尔维亚支持战疫。

  我们不仅向湖北前线送去了先进的ECMO等医疗设备,还将社会各界为我们筹集到的医疗物资捐给广东其他医疗队。像这样奋不顾身、不计得失、无私奉献、众志成城的感人故事,注定将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为后人所铭记。

  疫情也给予了我们许多启示,鞭策我们将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我们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需要查漏补缺、健全强化,我们需要同步提升城乡社区的基层防控能力,我们需要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而能以更高的效率、更小的成本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向世界展现“中国战疫模式”的力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临时党总支副书记、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林道炜:

  抗击疫情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我国真正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救治生命。

  对全人类而言,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我们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战疫模式”的力量和成效。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牢记医者的初心和使命,以白袍为甲,以热血铸盾,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线,在生与死之间构筑起一道坚固防线。这次战疫“大考”也是党员干部的“试金石”,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在武汉,最危险的抢救工作由党员干部先上,许多医疗队员受到党员同事的感召,向党员看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我们有84名医疗队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54人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在“疫线”上以实际行动写就的入党申请书,读来让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慎终如始、再接再厉,严防疫情反弹、疫情从境外输入。我们从武汉归来后稍事休整,便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严阵以待、全力以赴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补齐公共卫生体系的短板与不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领队、肝脏外科主任杨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应对疫情,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来一些短板和不足。我们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要统筹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

  听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医务工作者,我格外感动。我们中山三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第一时间响应国家的号召,先后向湖北派出五批175名医疗队员。

  在坚守广州、梅州等地抗疫战场的同时,我们受国家委派向塞尔维亚派出专家,支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驻守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中山三院医疗队,创新并实施了“多学科、立体、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在有效降低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成绩突出,表现优秀,充分代表了国家医疗队的水平,治疗模式获得国家推广。

  在战疫前线,我们医务人员并非孤军奋战,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动员力、感召力、凝聚力。作为一名党员,我也受到了最深刻的一次党性教育。

  只要党有号召,人民有需要,我们医务工作者一定冲锋在前,以必胜的信心去战斗。目前,疫情仍未散去,在国家需要面前,医务人员应当更加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为复工复产做好医疗保障,为取得最终的全面胜利不懈奋斗。

  

  原文链接:https://gzdaily.dayoo.com/pc/html/2020-05/25/content_130517_700521.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