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主题教育 ▪ 行动篇】肿瘤防治中心:从医学科技创新到造福人民群众健康

稿件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作者:肿瘤防治中心 编辑:赵现廷 发布日期:2019-10-25 阅读量:

  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肿瘤防治中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和使命,不断推动医学科技创新。

  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供坚实支撑,促进基层上消化道癌早诊水平与优势中心同质化

  数据显示,全球约50%的上消化道癌发生在中国,其中超过85%的患者在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内镜检查及活检是上消化道癌早期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早期上消化道癌的检出率低。

  针对这一临床难点,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带领数十位专家组成团队,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上消化道癌内镜AI辅助诊断系统。经临床验证,该系统对上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敏感性高达90%以上。中心充分利用泛中南地区肿瘤专科联盟的平台,与8省15家医院签署《上消化道肿瘤人工智能诊疗决策系统的研发及推广应用》协议,整合联盟单位的临床资源和数据信息,加快该系统的完善和推广应用,这对于提高我国上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水平、促进肿瘤规范化治疗、推动分级诊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近1倍

  全球超过一半肝癌发生在中国,但由于肝癌的隐蔽性,一半的患者就诊时已经是晚期肝癌。石明教授牵头国内多家研究单位,开展了一项前瞻随机Ⅲ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索拉非尼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方案的肝动脉灌注化疗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索拉非尼的患者,而且安全性可接受。该研究将晚期肝癌的患者的生存时间从7.13个月延长至13.37个月。真正为肝癌患者带来福音。

  牢记使命,为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肺癌是我国目前发生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约一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预后很差。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牵头开展了前瞻性的全国多中心的研究,研究结果明确了恩沙替尼具有确切的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为ALK融合阳性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据悉,恩沙替尼有望在近期上市,这是首个中国自主研发成功的ALK抑制剂,将会为中国肺癌患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治疗选择,进一步减轻肺癌患者的经济负担。

  肿瘤防治中心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医者的使命担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中国和世界的医学发展贡献力量。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