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经典著作赠予仪式在怀士堂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向每名研究生赠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等17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鼓励引导研究生夯实理论根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为培养未来的思政课教师奠定坚实的理论功底。
马克思主义学院经典著作赠予仪式
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捷,我校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罗俊、校党委副书记余敏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俊忠担任主礼教授,人民出版社马列部主任崔继新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出席观礼,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研究生参加仪式。仪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进平主持。
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徐俊忠教授致辞,述述了赠书仪式的缘起和意义。他指出,向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赠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价值立场的接续和宣示,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的重要要求;是人才培养方式的直接表达,引导学生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形成复合多元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也是温馨贴心的鼓励,陶冶训练学生形成理论思维,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独有的话语系统和“思维密码”。
主礼教授向学生代表赠予经典著作
随后,主礼教授向学生代表赠予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生李永恒和博士生杨莎代表全体学生发言。他们表示,一定不辜负学校和学院的殷切期待,沉心静气读原著,厚积薄发做学术,与新时代同心同向同行。
李捷教授作专题报告
李捷教授应邀作《青年学子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意义与方法》专题报告。李捷教授表示,马院学子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结合起来,特别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论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拓展知识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成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
李捷教授认为,马院学子要努力做合格的马克思主义学问家和教育家。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个要”来要求自己:政治要强,要有爱国、爱党、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政治立场,要拥护党的核心,要练就马克思主义真本领;情怀要深,要有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思维要新,要懂得理论的边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克服思维定势,加强思维训练;视野要广,要有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和超学科视野;自律要严,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人格要正,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李捷教授认为,做合格的马克思主义学问家和教育家的基本路径和基本方法,在于立志、坚守、苦练、明理、求道。一是要立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没有捷径可走,是一条艰苦的路;没有绝对真理可寻,是一条不断求索的路;没有终点可停,是一条不断挑战自我的路;没有后悔药可吃,是一条值得为之奉献终生的路。二是要坚守,坚守信仰、信念和信心。三是要苦练,把握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这个要点,苦练精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功;把握基本原理真理性与当代适用性这个关键,苦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本功;把握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一脉贯通这个维度,苦练熟悉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基本功。四是要明理,要有向上的心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有向善的心态,用人民的立场看问题;要有求真的心态,用包容的眼光、实事求是的方法看问题。五是要求道,以毕生努力做一个有操守的人,讲忠诚的人,有思想的人,跟得上时代变化、实践发展的人。
陈春声书记讲话
陈春声书记发表讲话。他表示,作为一位数十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典研究卓越的学问家、教育家、理论家,李捷教授的精彩报告语重心长、深刻辩证、充满哲理,刚刚步入马克思主义研究之门的青年学生要明确方向、坚定信心,沿着立志、坚守、苦练、明理、求道的路径一步一个脚印的提升自己。他勉励马院学生,要把经典著作赠予仪式作为苦学力行的开始,通过研读经典,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理论根基,涵养家国情怀,成长为坚定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罗俊校长讲话
罗俊校长作总结讲话。他强调,中山大学是一所有着红色基因和传统的高校,学校坚持“四个服务”发展方向,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未来还将不断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带动育人工作的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要传承大学精神,系统、全面、深入研读经典著作,带动、帮助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