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榜样的力量】坚守党员初心使命 为征服癌症努力奔跑——记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

稿件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作者:肿瘤防治中心 编辑:郑燕丽 发布日期:2019-09-25 阅读量:

 


  “我们要永远不忘党员和医者的初心,以永不放弃的人生努力与精益求精的医术追求,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带着这份共产党员的坚守,守着这份身为医者的仁心,徐瑞华不断攀登,坚持不懈,努力成为了消化系统肿瘤领域学科带头人和国际学术研究的引领者。

  

  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

  

  学成归国,坚守爱国初心,建设中国消化道肿瘤诊疗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各领域学者走出国门学习先进知识、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学成后用知识和智慧报效祖国,徐瑞华便是其中一员。2002年,他带着学习世界一流肿瘤诊治技术的愿望来到全球最著名的安德森癌症中心做访问学者。三年届满,正当他壮志踌躇准备归国时,一名美国副教授力劝他留在美国,“徐医生,你现在对知识的掌握,对临床的处理能力,已经与我们的副教授没有区别了,你尽可留在美国追求更好的发展”。但作为一名老党员,徐瑞华“为人民健康服务,推进中国肿瘤诊治水平走在世界前列”的爱国之心从未动摇,他总是说:“我的根,在中国。”

  

  徐瑞华与课题组部分成员在实验室

  

  在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进修期间,徐瑞华积累了开展科研工作的丰富经验,并锁定了在消化道肿瘤领域不断探索的目标。回国后,结合大量诊治中国病例的临床实践,徐瑞华带领行业协会推动中国消化肿瘤规范化治疗体系的建成,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先后牵头制定了六项消化道肿瘤相关诊疗规范,并在国内推广应用,切实提高了我国消化道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

 

  攻坚克难,剑指征服癌症,激荡创新创造伟力

  作为肿瘤防治中心的领头人,徐瑞华极少有休息时间,一天辗转几个城市早已是工作常态,从国外出差回来时他总是直奔病房,只因担心未能及时看诊患者。繁重的临床工作之余,徐瑞华总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攻坚克难,带领课题组成员坚持不懈开展临床研究,他常常勉励团队成员,“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徐瑞华带领医疗团队查房

  

  以解决患者难题为己任,徐瑞华始终坚持基于临床问题开展科学研究,面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疗效不佳的痛苦,他带领团队致力于围绕肿瘤早诊早治开展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明确了可用于肝癌早期诊断和预测的DNA甲基化分子标志物,极大提高了肝癌早诊率和预测准确性。他与队员们在消化道肿瘤的转移与转归、化疗药物耐受及其机制和优化临床治疗方面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国际领先,多项研究结果被国际权威的欧美指南引用,并在全世界推广应用。

  

  《人民日报》(2017年10月30日12版)报道徐瑞华团队肝癌早诊研究成果

  

  近年来,肿瘤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基层群众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徐瑞华对此十分关心,他主动牵头开展上消化道肿瘤人工智能诊疗决策系统的研发并大力推广应用,在临床试用中恶性肿瘤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5%以上,并依托肿瘤防治中心牵头成立的泛中南地区肿瘤专科联盟开展推广合作,使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技术为基层医院患者带去福音。

  

  徐瑞华团队成果获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践行党员初心,不断向世界顶尖癌症中心攀登

  “做一名人民的好医生,将征服癌症的希望带给患者”是徐瑞华不懈追求的职业梦想,也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坚守的初心与使命。他常常激励自己,同时勉励中心职工,“前进如登山,信仰、信念、信心支撑着我们不断地向前”。坚守信仰,坚持信念,坚定信心,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徐瑞华始终在征服癌症的道路上努力奔跑。

  “十三五”期间,在前期雄厚建设基础上,徐瑞华以国际视野,勾画建设世界顶尖癌症中心的“三步走”战略蓝图。谈到事业,徐瑞华谦虚而低调,他始终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党和医院的培养,归功于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

 

  徐瑞华院长在肿瘤防治中心2019年度工作会议上作报告

  

  作为中国肿瘤防治“排头兵”的一名共产党员,徐瑞华不仅是一位追梦人,更是一名造梦者。他以实际行动切实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为国奉献、服务人民的初心,他精湛的医术、潜心的追求是对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新时代共产党员最好的诠释!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