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榜样的力量】不忘初心强党性 牢记使命勇担当——记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政治学博士党支部

稿件来源: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作者: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编辑:郑燕丽 发布日期:2019-09-05 阅读量:

   编者按:

  为提前营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良好氛围,7月底,学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联合策划了“榜样的力量”征稿活动。该活动得到各二级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我们收到的征文围绕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抒发对党的热爱之情,展现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真心对师生负责、热心为师生服务的敬业精神以及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

 

       政治学博士党支部作为学生党支部中培养学历层次最高的党支部,一直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保证政治理论学习和落实上级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博士研究生学术研究特点,创新支部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新时代政治过硬的党支部。

 

  政治学博士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后合影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积极落实上级指示

  政治学博士党支部将学习党的理论、提高支部成员政治理论素养作为支部建设的首要任务,把塑造良好的支部形象和改进支部作风作为重要环节。在学习和生活中支部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正确理解党在新时代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学院党务工作细则指导下,党支部全体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以求真务实作风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在学校、学院党代会筹备期间,政治学博士党支部认真组织支部成员按照党代会的具体要求,从支部视角出发落实上级党委交办的任务,酝酿提出广东省参加十九大代表人选名单,提出学校党代会参会人员名单,提出学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和学院党委委员候选人名单;积极传达上级党委文件精神,按时完成支部成员考学工作;积极配合学院党委工作之余,支部建设也在平稳有序中开展。

  

  二、加强支部建设,提升支部工作实效

  支部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支部建设的落脚点在于提升工作的实效。根据学校和学院党委要求,政治学博士党支部在工作中落实党员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交纳党费和请假制度等,坚持用制度规范党组织活动和党员行为。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严格党员教育和管理,努力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良好的支部形象。

  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必须提升党员素质、健全组织体系、提升工作能力。政治学博士党支部工作中严格执行党建工作计划,将对“学习强国”app学习日常化,在支部内营造“积极学习政治理论、争当理论学习排头兵”的氛围,以政治理论学习为导引,不断发挥支部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力提升支部党员的党性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增强支部党员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支部党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践行开放型组织生活,提升支部成员凝聚力

  支部的凝聚力关系着工作的有效开展,政治学博士党支部日常工作中通过开放型组织生活的方式,积极调动支部成员的积极性。

  日常组织生活中支委分工明确,在活动进行过程中,确保每个程序符合规定,并结合博士生学习时间紧、科研任务重的实际情况,精简会议流程,提高会议效率,加强学习效果。

  在组织生活的主题选取上,充分结合政治学博士生学术研究特点,达到充分调动支部成员积极性的目的;在组织生活会开展的前期准备中,支委成员充分联系党员做好事前商讨和工作安排等,根据会议具体内容提前进行内部沟通,确定参会人数,保证会议顺利开展;提前发放会议议程保证党员有充分的思考准备时间;会议中确保每位党员畅所欲言,使支部中每一位党员思想上、行动上都参与到党的组织生活中来,增强支部党员对自身党员身份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

  通过开放型组织生活会的开展,支部成员的热情被进一步激发,支部成员间的凝聚力显著提高。

  

  按照新时代对党支部的建设要求,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政治学博士党支部将一如既往着力提升党支部建设的制度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切实践行开放型组织生活,大力提升党支部成员凝聚力,在贯彻落实学校决策部署、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中做出表率!

  

  注: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政治学博士党支部获2019年中山大学先进党支部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