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提前营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良好氛围,7月底,学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联合策划了“榜样的力量”征稿活动。该活动得到各二级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我们收到的征文围绕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抒发对党的热爱之情,展现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真心对师生负责、热心为师生服务的敬业精神以及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
徐晓钏,法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现任法学院研究生团总支委员、班长。2013至2015年服役于武警四川省总队某支队,被评为“优秀士兵”,获嘉奖2次。退役后,考取本科,攻读硕士。2019年度被评为“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徐晓钏 近照
扛钢枪、执钢笔,家国情怀的奋斗者
2013年,徐晓钏满腔赤诚投笔从戎,服役于徐向前元帅部队改制的武警四川省总队某支队。在投身练兵备战、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中主动请缨上一线、冲前锋,培养了不惧苦难、一往无前的血性胆气和拼搏进取的顽强作风。零差错、零失误、高标准圆满完成2015年“九·三大阅兵”成都市区维稳战备等任务。高原集训、处置突发事件,上藏区、过雪地、驻高原,经常枕戈待旦,为老百姓的生活守住一片安宁!退役后,担任学校退役士兵组织干部,担负民兵训练任务,继续为国防建设发光发热,2018年获广州越秀征兵办颁发的“当兵光荣”奖。入读中山大学法学院前后,奔赴多所高校参加全省征兵政策暨优秀大学生士兵宣讲活动,自觉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受到省教育厅、省征兵办的高度肯定和表扬:“发扬在部队锻炼培养出的优良作风,传递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携笔从戎、矢志报国的正能量。”无论是肩扛的钢枪枪膛内,还是手执的钢笔笔芯里,装满的永远是火热的“家国情怀”。
徐晓钏参加全省高校征兵宣讲活动
学本领、强体魄,德才兼备的追梦人
在中山大学“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氛围中,徐晓钏始终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为。虽然脱下军装已经四年,但他依旧以“老兵”的状态要求自己,困知勉行,实现了从专科生到研究生的“士兵突击”。其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求学事迹在省、市征兵动员仪式上作为典型宣传,还被《羊城晚报》、广州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在法学院,他不仅在一年内超额修完学分,还补修法学本科基础课程,经常泡图书馆广泛阅读,踊跃参加学术研讨会和讲座,积极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脑子里绷紧学习之弦,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他在游泳、登山、拳击、打羽毛球和跑马拉松等文体活动中强身健体、发展兴趣,在法学院运动会男子3000米跑中勇争潮头夺第一……他努力提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在中山大学“双一流”建设中,同新时代追梦前行!
《羊城晚报》2019年7月25日A04版刊报
徐晓钏参加2019年肇庆马拉松
善法治、暖人心,领袖气质的法学子
学在中大,追求卓越。担任法学院研究生团总支委员的徐晓钏,协助学院党委开展法学院“最佳党日”评选活动、中山大学2019年“学宪法学党章党规知识竞赛”等活动,组织开展“清明祭扫烈士墓”红色之旅等活动,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担任班长的徐晓钏扭住“搞好班干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围绕“党团班一体化建设”方案优化职责分工,依法治班,温情理事。“重要通知落实到人、紧急通知抓住时点、截点事项标示提醒”,列明要点上传下达,确保沟通顺畅高效。注重班级整体建设的同时,也关注每位同学的健康发展,适时组织班干部走访宿舍嘘寒问暖倾听心声;组织参观中山纪念堂活动时全程细心照顾同学、耐心讲解景点历史滋润心田;在排练院运动会开场节目中营造团结的班级文化温暖心窝……他将初心使命转换成科学理念和务实作风谋划工作,展现善法治、暖人心的法学学子风采。
组织法学院研究生参加清明祭扫烈士墓红色之旅活动(前二排右一)
组织班级集体参观中山纪念堂活动(右三)
徐晓钏志存高远,时刻努力践行“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把理想抱负熔铸在脚踏实地的砥砺奋斗中,努力践行中山大学人才培养方针,彰显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