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提前营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良好氛围,7月底,学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联合策划了“榜样的力量”征稿活动。该活动得到各二级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我们收到的征文围绕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抒发对党的热爱之情,展现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真心对师生负责、热心为师生服务的敬业精神以及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
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生党支部目前共有成员12名,其中正式党员6名,预备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入党申请人1名。自2017年完成新一届支委换届选举以来,支部书记全面统筹,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协助工作,支委班子分工明确,互相配合,支委们恪尽职守,积极参加校院系组织的支书培训、支委培训、支书午餐会,定期召开支委讨论会,共谋支部建设;他们从点滴做起,完善支部成员信息,及时跟进每一位成员的发展,准时收缴团费党费,按时发布党课通知,耐心讲解学习重难点并做好记录,为支部成员提供学习便利,时常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在支委们的努力下,支部成员自觉主动参与到支部建设中,党支部在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组织生活等方面的工作取得极大进展。
支部书记在支部大会上向全体成员述职
一直以来,党支部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履行党员的思想建设要求,联系具体的生活学习工作情况,定期举行支部学习讨论会和党课,传达学习“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讲话精神”、“两会精神”,观看学习《榜样》等纪录片,听取全国教育大会、改革开放40周年宣讲会等。每次的学习,支部成员总是提前做好准备,会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陈述理解,提出疑惑,阐发感受。对于理论学习及经典阅读,时常请教有经验的同志,进一步理解透彻。在学习讨论过程中,党支部不断巩固对党的坚定信念,提升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对于基层党支部的建设提出严格要求,党支部多次召开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条文,结合实际情况,每月召开学习会或组织生活会或党课一次;迅速熟悉党务管理系统,利用党务系统建立签到、请假、党员培训、考核等规范制度。此外,党支部在积极发展党员的同时,严格把关党员发展流程,开展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落实每一步骤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逐步推进支部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在各个支部及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支部成员一同熟悉党务管理系统
党支部结合支部成员特点,致力于增强支部活力及组织活动的吸引力,致力于创新工作思路,灵活开展工作。支部成员充分利用支部大会,听取成员意见建议,一同商量并克服开展支部活动的重重困难,慢慢整合平时碎片化时间与统筹规划特殊日子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组织生活,规划党日活动。每次组织生活的开展,都在征集大家时间、配合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愉快举行,并顺带谈心谈话;在组织生活的形式、地点选取上,也采取民主集中方式决定。
作为历史学专业的支部,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生党支部注重结合自身专业,组织参与活动。他们到大元帅府参观学习,凭着专业的知识,自行担任讲解员,讲述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吸引众多游客旁听;他们联合学校党委办公室、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举办党日活动,到黄埔军校进行体验式参观学习,感受黄埔精神,传承发扬革命文化;他们赴贵州与铜仁市人社局开展“济困助学·支部联建”主题党日活动,共同学习“新形势下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微党课视频,并为山区的孩子送去温暖,为基层党建、为脱贫攻坚贡献微薄力量;他们带着蓬勃的朝气,积极主动,真诚付出,不带半点敷衍,力求在学习中获得进步。
“济困助学·支部联建”活动与留守儿童合影
支部成员华玉勉讲解大元帅府历史
在系党委的正确领导、支委的无私付出、支部成员的积极参与下,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取得重大发展。“济困助学·支部联建”主题党日活动获得中山大学2018年度“最佳党日活动”,支部被评为中山大学2019年度“先进党支部”。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生党支部还要继续努力,按照组织要求,更进一步、全方位、多角度去探索与完善支部建设,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注: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生党支部获评中山大学2019年度先进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