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中山大学2018年第一次校领导务虚会在怀士堂召开,全体校领导、校长助理,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教务部、人力资源管理处、发展规划办公室、科学研究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陈春声书记主持。此次会议特别邀请文理医工共9名教授代表出席会议并作重点发言。

中山大学2018年第一次校领导务虚会在怀士堂召开
此次会议旨在为推进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实现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奋斗目标,进一步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会议围绕如何建设一流大学、如何建设一流学科、如何坚持人才培养为中心等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核心问题展开讨论。文理医工教授代表作了精彩的发言,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指出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的新时期“扎根中国大地,加快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步伐,努力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奋斗目标和战略安排,符合国家对高等教育和中山大学发展的现实要求。代表提出,学校应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十六字要求,研究具体举措落脚在人才培养中来;应更加深入地推进学科建设,发挥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的突出优势,补强工科发展短板,加快筑“高原”建“高峰”;要更加深入地推进院系办学模式改革,适应“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分类分阶段地推进院系建设,凝聚好“势能”,发挥好“动能”,扎实做好“冲刺”;要更加深入地推进人文社科学科发展,重塑精神气质、再造发展战略、优化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手段等。各副职校领导、校长助理结合各自分管工作谈了规划和想法,也回应了务虚研讨时提出的个别具体问题。
罗俊校长作主题发言,围绕中大发展进入新时期、明确新时期奋斗目标和确定新时期重点任务这个主题,结合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日常工作思考谈了认识和体会。他指出,中山大学已经进入一个发展新时期,党的领导更加巩固、党的建设更加有力,全面从严治党走向纵深,“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初步显现,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办学特质逐步突显,“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共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迈进世界一流前列成为新时期目标。他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实现到本世纪中叶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宏伟目标,学校确定了“三步走”战略:到2021年稳居国内第一方阵,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终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这个战略安排确保了中大始终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进程同心同向同步同行。我们要坚持“三个首先想到”的一流标准,努力把中大建设成为一所“国内外学生择校时首先想到的大学,国家谋划推进重大战略时首先想到的大学,全球学术界前沿讨论时首先想到的大学”。他指出,新时期建设一流的重点任务,首要是维护“三校区五校园”共同支撑一个中大永续发展的办学格局;其次要深化综合改革,加快推动“院系办校”的办学模式改革;三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环节,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四是抓好基层党建。最后,他还就学校加强务虚与务实结合、改进行政工作作风、加强宣传与沟通等工作提出要求。
陈春声书记指出,与会成员围绕学校内涵发展、跨越发展和持续发展等问题畅所欲言,会议取得良好效果。他对下一步工作做出部署:一是以即将召开的春季工作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做好党的十九大和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宣传贯彻工作,在更大范围内凝聚发展共识,增强信心和定力。二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继续扎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重点抓好基层党支部建设,特别是教师党支部建设,继续开展二级党组织调研工作,实现全覆盖。三是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进学校行政文化和机关工作作风。四是,进一步深化与省、市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集聚更多办学资源,推动学校内涵发展、跨越发展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