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校定点扶贫工作组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式上做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主题思想鼓舞着我们奋战在扶贫攻坚一线的同志们。参加座谈会的有校工会副主席、扶贫工作组副组长彭志刚,驻连州市柯木湾村工作队李晓超、古添雄和曾毅斌,扶贫工作组秘书张新楠,会议由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扶贫工作组组长吴京洪主持。
会议还传达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第四个国家扶贫日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中组部陈希副部长在深度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围绕十九大报告中脱贫攻坚的深刻内涵和我校定点扶贫工作分享了学习体会。
吴京洪表示十九大报告中针对定点扶贫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总书记时刻关心困难群众,十分清楚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中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扶贫工作的阶段性胜利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共产党人只有坚持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的优越性,才能坚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另一方面也体现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扶贫工作组在接下来的定点扶贫工作中,要学习扶贫战线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根据我校定点帮扶地未脱贫人口的实际致贫原因,深入到扶贫工作的细枝末节,通过学校各方力量和校友多方资源,通过工作在一线的驻村挂职扶贫工作人员的努力,我们有信心做好学校定点扶贫工作。
驻柯木湾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委第一书记、数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晓超谈到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贫困的一场战役,是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折,它具有重大而悠远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新的里程碑,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政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让这么多贫困人口脱离贫困。他表示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关键在通过产业发展来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而带动村民脱贫奔康。目前宽体金线蛭养殖和夏东自然村生态旅游两个项目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的关键所在。
挂职干部和驻村干部中山大学学生处副处长、人民武装部部长、国防教育中心主任古添雄谈到,作为一名即将驻村挂职的第一书记,经过上周的实地走访已经对接下来的定点扶贫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将深刻领会、消化十九大报告精神,践行到扶贫实际工作中,为脱贫攻坚战贡献一名基础扶贫干部的绵薄力量。扶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福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国家长治久安、我国国际形象。2020年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关键就看能否打赢“脱贫攻坚”这一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扶贫一线的带头人和工作者,就要身体力行,亲力亲为,以上率下,身先士卒,做好表率,释放出榜样的效应。真正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走在前列,干在实处”。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形成联动的“齿轮效应”,形成最大的“合力”,形成齐抓共管、同心协力的良好局面。
驻柯木湾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曾毅斌表示通过这段时间的驻村工作,越来越感觉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在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庄严承诺,并付出的切实行动,令世界惊叹,自己也有信心依靠学校的力量和其他扶贫干部如期完成各项定点扶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