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大气科学学院召开师生座谈会,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会上的报告。学院党总支中心组成员、全体师生支部支委、师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围绕报告的深刻内涵和结合各自的岗位工作进行了学习体会分享。座谈会由学院党总支书记杨建林主持。
党总支副书记陈诗诗在座谈会上谈到,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半小时的报告让人无比振奋,展示出中国共产党正在以沉着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报告中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和大国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她认为,旗帜引领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生于这个最好的时代,必须不负这个时代,在思想上更加统一,立足本职岗位工作,敬业乐业,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扬帆起航。
党总支委员、副院长黎伟标教授谈到,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我们必须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党总支委员、学院工会主席简茂求教授归纳了十九大报告的数个关键词,其中,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归纳的“八个明确”,全面、全方位地诠释了我们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路径和理论依据,是通过对各个时期党的领导思想的继承与总结形成的完善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每位党员都应当认真深入地学习与领会其中的精髓。
教师入党积极分子伊炳祺副教授和教工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陆希老师都分别谈到,在“五位一体”的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报告指出,到2035年,我国将要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大气污染防治近年来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大气学院的科研工作者,一定加倍努力,致力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助力全国人民实现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
珠海校区党支部书记、学院学生党建组织员黄思洁同学认为,当代青年学子生逢其时,正处于最幸福的时代。学校和学院为大家创造了很好的生活与科研环境,作为中大学子,一定会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发挥所长,善于思考,关注学科前沿,努力钻研,为学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建林书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让人鼓舞振奋,其中有非常多经典、接地气的金句让人心头一亮,也让大家对未来更有憧憬和冲劲。他总结了几点学习体会;第一,他谈到,本次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全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检验我们党能否与人民保持良好的“鱼水之情”,就是以“初心”是否得到了坚持为判断依据。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十八大上的报告回答了我们党不能走什么路,而十九大上的报告则回答了我们应当选择一条什么道路。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第二,本次报告对教育事业的提法相当鲜明扼要,有着很高的站位。如报告指出,教育必须优先发展,这又回归到我们的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他强调,我们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将育人作为一项事业而非仅仅只是职业来干,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干出不平庸的成绩。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有一重要体现是以往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则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可见我们党已经从“韬光养晦”阶段走向“有自信、有底气、有硬气”的阶段。这要求我们要敢于直面外部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始终坚持“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此外,本次报告也表明了党中央的反腐决心,强调了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最后,杨书记结合实际谈到,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在学校及学院“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尤其要做到“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学院全体师生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学校和学院的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座谈会上,杨书记还对全院上下迅速开展深入学习活动进行了具体的工作布置。
座谈会期间,与会师生还集体收看了广东卫视新闻联播,共同学习十九大广东代表团分组讨论会和全团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