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举行南海科学考察首航动员大会,科考首席科学家殷克东教授介绍了“中山大学南海海洋科学考察”首航方案。据悉,“中山大学南海海洋科学考察”首航于8月8日启航,总时长40天左右,分为两个航段。首航共设计了10个断面、103个站位,将进行海洋水文、海洋生态环境参数、底质环境参数、浅地层剖面走航或定点等方面的测量和研究。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在首航动员大会上表示,中大具有海洋科学考察的传统,1928年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对西沙群岛的科学考察,此后西沙群岛一度被列为中大海洋实习基地。他强调,中大南海科学考察首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载入中大的历史。“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建设世界一流的完整的‘海洋学科群’,力争在世界海洋科考和研究领域掌握话语权。目前珠海校区的15个整建制学院,几乎都是涉海学院。”陈春声说。
据悉,第一航段共有海洋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的26名师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