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往昔岁月峥嵘·今朝青年且歌”系列专访之张若子:我仍然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稿件来源:校团委 作者:沈易安 编辑:刘嘉 蔡珊珊 发布日期:2015-09-03 阅读量:

       在育文小学、五华一中的六年间,我是在党的关怀、教育、培养下,从一个幼稚的女孩子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以后的数十年,经过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各种考验,我仍然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张若子

       张若子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大田石灰坝村。虽已近90高龄,精气神却十足。她的家中挂满了字画和老照片,那些承载着记忆与阅历的物件见证了她的成长岁月。

       不见九州同,不敢忘国忧

       张若子的家乡“很山”,直到1953年仍没有电灯,路也只是窄小的石子路。
       当她还在读二年级时,哥哥张日和便离开大田村去县城的五华一中念初中。届时,张日和已是进步学生并准备入党,“日和哥从县城里请来几个党员老师来我们小学教书,他们时常教我们唱《保卫黄河》等抗日歌曲,也会在课堂上讲抗日的故事。”从那时候起,张若子开始了解山外的世界,知道日本兵如何杀人放火、国民党却疏于抵抗。小女孩的心中埋下了保家卫国的种子。
       1942年,张若子在哥哥的安排下去五华一中读初中。“虽然我只是一个从山村农家来到县城的女孩,环境变化极大,但受老师、兄长还有那些来往我家的同志们的影响,我初步懂得必须读书、求进步,才有前途。因此,也能克服生活上的困难,逐渐坚强起来。”
       “在那样贫穷偏僻的地方,很少有女孩读书。所以,刚开始让我上学时,我也不愿意。”在张日和的再三坚持下,张若子终究没有放弃学业,并一直积极参与学校的歌咏队、舞蹈团,渐渐地,在女生中也有了一定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闺房少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在少年的岁月里,张若子组织过数次抗日游行示威活动,影响了一大批先进青年。
       进步的道路并不平坦。时常有国民党密探前来查房、学校领导屡次查访、学校甚至迫于压力不允许其注册……然而,这些挫折从未浇灭她心中革命的火花。1946年,张若子辗转进入中大附中读高二。1947年5月,她因参与“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游行而被学校开除,不得不结束学生生活。
       尔后,张若子加入粤赣湘边纵队北江第一支队。“我在军队主要负责电台的工作,在那里,我的学历最高,电码抄录得也最快,电台长总喜欢坐在我边上看我抄电码,还经常给我番薯干吃。那时候并不经常能吃到那些好东西。”说到这,她笑得像个孩子。或许,当时的她并没有意识到,像她这样的“知识分子”,在抗战队伍里是多么宝贵而不可或缺。
       七十年转瞬即逝,如今的张若子满头华发,笑声却依旧爽朗,对党的感激与热爱仍不减分毫。时间可以带走很多东西,却无法磨不灭一个人最坚定、最真实的情感。

       内心越坚定的人,外表越柔软亲切

       张若子在赠送给我们的一本书上写下这样的话:“敢于斗争,我们一定能取得胜利。”她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回到抗日战争的第一线。我们不清楚她受到了多少磨难,因为在她的记忆里永远只有胜利的喜悦。或许,那份坚韧和顽强,是她最希望传递给我们的。
       在此之前,我们期待听到血雨腥风、九死一生的故事。然而,那些在战争年代司空见惯的事,她始终只字未提。或许,并不只有抛头颅、洒热血才是抗战,那颗火热的、赤诚的爱国之心比什么都弥足珍贵。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