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当凤凰花再度火热绽放于康乐园时,我们如约相聚在梁銶琚堂,拉开2015年毕业季的序幕。连续四天的时间里,来自四个校区的14073名毕业生将逐一登台,在聚光灯下接受来自校长和主礼教授的祝福,完成这一神圣而庄严的仪式。神秘的魔法权杖,沉甸甸、金灿灿的毕业纪念册,师长们慈爱的目光,亲友们温暖的陪伴与祝福……都一一烙入毕业生们的脑海,成为他们前进路上最宝贵的礼物。
2015年毕业典礼拉开序幕(杨剑 摄)
直击典礼现场
作为今年全校第一位登上主礼台与校长握手的中文系优秀本科毕业生刘晓彤,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下缓缓走下台,“很荣幸,也很紧张,压力还蛮大的”,她笑着坦言道。不过说起罗校长,她表示“终于目睹了校长的真容,他很帅。”
兰菊婷同学在台上与校长握手时学位帽不慎滑落,“很尴尬,怕让校长不高兴。”她不好意思地说道,“后来校长特别温暖,特别亲切地帮我戴好了帽子。”

感谢校长,感谢中大!(金凤 摄)

嘻,校长为我拨穗!(杨天益 摄)
历史系本科毕业生周同学从主礼台上走下来的时候还很激动,因为她忘记做一件每个毕业生都特别期待的事情——与校长握手。“校长把手都伸出来了,我却直接走下来了!”她懊悔地说,“等我硕士毕业的时候,一定要和校长握两次手!”
哲学系本科毕业生王学伟也和校长来了一次短暂的交流,“校长问我是不是前面那个同学的名字,我说不是,我叫王学伟。”下台之前王学伟还向坐在后面的教授深深地鞠了一次躬,“我觉得除了和校长握手之外,也应该对后面坐着的导师代表表示感谢,没有他们我也拿不到我的学位。”
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细心的任美卿同学上台以后第一件事不是接过毕业纪念册,而是在用纸巾为校长擦去他额头上的汗珠。任美卿来自管理学院,她说:“我们每个人只握一次手,而罗校长在台上要跟那么多同学握手,而且一直站着,为我们每个人送来祝福,可想而知多么辛苦。”当谈及为校长擦汗的感受时,她表示,“很温暖,很幸福。”
与校长同名同姓的管理学院工商学硕士罗俊在主礼台和校长握手,当主持人念出他的名字的时候,台下的同学发出善意的笑声,校长脸上也显出惊喜的表情。罗同学开心地说:“毕业前就无数次想过和校长握手时是什么样的情形,今天也算是给了校长一个小惊喜。”

握握校长的手,开启美好前程(杨天益 摄)

爸妈,我爱你!(董柏宏 摄)
毕业典礼不仅是毕业生的一次重要人生经历,更是父母见证自己孩子成长的一个特别的里程碑。一位母亲捧着一束鲜花,目不转睛地盯着主礼台,“这是我男朋友的妈妈,他们一家人专程从香港过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我是毕业生的女朋友。”坐在母亲旁边的一位女生介绍道,脸上流露出害羞却也甜蜜的表情。
拖着单反相机,一位父亲在仔细地翻看照片。“今天能来毕业典礼现场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真的很激动,很有成就感。”坐在旁边的母亲说,二人从河南许昌专程过来参加典礼,虽累但也是真心高兴。
在岭南学院毕业典礼开始之前,现场大屏幕出现了一位毕业生手举着一张纸对着现场镜头的画面,上面写着:“爸妈,我爱你!马锦豪”,全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毕业,我们将奔向梦想的方向,带着彼此间最真挚的祝愿。再会吧中大,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多年以后我也还会记得这段美丽的时光。
特别报道

陈建华校友向我校赠送《广州大典》(金凤 摄)
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作为校友代表出席了今天的典礼,并以“母爱”为主题作了即兴发言。他表示,《广州大典》第一期是520册,这其中收录的有三分之一左右是来自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底本,而且海外的底本主要是中山大学负责收集。为了感恩母校,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他还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向我校赠送了10套《广州大典》,每套520册。
今年的毕业典礼主礼台上,有一位特别的来宾。中山大学顾问董事会名誉主席、中山大学名誉博士、岭南学院董事会名誉主席、香港美心集团名誉主席伍沾德先生,受罗俊校长邀请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已经90多岁高龄的伍沾德先生,坚持坐在主礼教授席,见证岭南学院每一位学子毕业的神圣时刻。

应邀参加我校学位授予仪式的伍沾德先生(刘嘉 摄)

第九年执权杖的毛蕴诗教授(杨天益 摄)
管理学院的毛蕴诗教授,已经是第九年执权杖了。问到感受,毛蕴诗教授表示,在这么庄严的场合执权杖入场,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他说,有毕业的学生曾告诉他,在典礼上看着老师举着权杖入场,当时就感动得哭了。
吴桐与娄广平是来自哲学系、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的毕业生,毕业典礼进行时,两人突然萌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毕业典礼与婚礼都是我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仪式,如果能得到校长的祝福那该多好!”说干就干,两人随即写了一张请求的纸条交给相关老师,“本来都觉得没希望了,但没想到最后竟然听到李萍副书记在念我们的名字,我们都惊呆了!”走上舞台后,校长也对幸福的两人说:“祝福你们。”吴桐与娄广平心潮澎湃,“又紧张又激动,后面的笑声又大,几乎都要听不清校长的声音了。”

校长,祝福我们吧!(金凤 摄)
来这草地上撒点野吧
听,小礼堂前唱起了《童年》、《那些花儿》、《sound of silence》;看,草坪上飞起来缤纷的纸飞机……离歌,总在毕业时分响起,而今年的离歌有点特别:是一场别出心裁的“快闪”。你,去闪了吗?
“快闪”是校团委今年首次推出的毕业季活动,毕业生与老师现场串唱五首毕业主题的经典歌曲,据“快闪”总导演徐红老师介绍,《童年》、《那些花儿》是青春与回忆;《sound of silence》象征着中大多元的校园文化;《那些年》采用无伴奏合唱形式,源于中大校园里众多深受学生喜爱的“阿卡贝拉”人声乐团;粤语励志歌《红日》则代表了中大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对毕业生美好的祝愿。串唱期间,观众即兴参与,过程拍摄下来后期再制作成视频推出。
校团委副书记肖力解释道,选择“快闪”与之前草地音乐会获得轰动效应有关,为了给毕业生奉献一份特别的毕业礼,导演组与校团委都绞尽了脑汁,灵机一动,他们想到了“快闪”。

一起来“快闪”吧!(史硕平 摄)

舍不得离开你(董柏宏 摄)
早上九点不到,草地就陆续来了参演师生,来自汉藏结合家庭的冯孝波同学便是其中一位,他表示:“参加这个活动是因为我代表了西藏的汉族和藏族,我要展示民族融合的风采。”曲终人散,冯同学仍意犹未尽:“在中大的交换生涯即将结束,不知什么时候还有这样的机会。”话语间,充满了留恋。
而演绎《sound of silence》的中文系魏朝勇教授更是无限感慨:“这首歌是当年美国电影《毕业生》的插曲,难免让我想起我的青春时代;与学生们一起唱歌,也让我忘记了我的教师身份,甚至觉得自己也是一个学生了。”
谢淑同学刚结束毕业典礼便赶来现场,当《红日》音乐响起时,他再也按捺不住,兴奋地参与到了欢快的歌舞中;而当纯真的《童年》响起,谢同学眼角也有了一丝湿润:“在广东呆了六年,这一次,真的要走了,有时候会忍不住幻想,六年时光或许只是一场美丽的梦,梦醒后,发现自己只是在午后的书桌上睡着了。”

小小纸飞机,载着梦想去远方(史硕平 摄)
除却热情的演唱者与观众,在现场忙碌的还有后勤团队。骄阳炙烤下,他们在草地上搬搬抬抬、订水订饭、协调管理,不出几分钟,衣服便湿透了。据后勤执行人员石方舟同学介绍,由于“快闪”活动恰逢考试季,同学们异常忙碌,现场需要用的几千只纸飞机都是团队里几个人以超高效率赶制完成的。虽然过程非常艰苦,但当看到五颜六色的纸飞机飞上天空的那一刻,感觉所有的辛苦都值得;更让人意外的是,这支团队竟然全是新手,此前完全没有筹备户外表演的经验,因此他们得在三五天内学会一套全新的工作模式。提及他们,肖力副书记也不住地称赞:“虽说都是本职工作,但做起来真的很不容易!”
小小纸飞机,载着歌声,带着梦想,头也不回地飞往远方,而整装待发的你,要记得常回来看看哦。
“说吧”里话毕业
“做个有温度的中文人”
(王良慧 中文系 15届硕士)18岁我走进中山大学,在这里读过了本科和硕士,接下来还要在这里继续读四年的博士,也就是说,从18岁到28岁的青春时光,我都要在绿草如茵的中山大学里面度过。在这里,老师教会我做学者而不要做学究,要做有益于社会的学术研究,更要做个有温度的中文人。能够在中大就读十年,我觉得非常幸福也非常幸运,因为能够把喜欢的事情,变成擅长的事情,又能把擅长的事情,变成一直在做的事情,这件事情本身就很值得骄傲。感谢已经度过的六年快乐时光,最后祝我所有的同学们,毕业快乐!

勿忘校训,我是永远的中大人!(董柏宏 摄)
“大学是一个启智的过程”
(段竹轩 传播与设计学院 15届本科)今天我毕业啦!虽然校长没有说毕业致辞,但是我的大学就结束了。大学是什么呢?对于我来讲,大学是一个启智的过程,这就像是把一个装修的很精美的东西拆掉,然后再从那些瓦砾的碎片当中重新构建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可能不会更美好,但是会更真实,更完整,更自由,这就是我的大学。
“请问大学是什么”
王世波(软件学院 14硕):哎同学你好,请问大学是什么?
蔡樱子(资讯管理学院 14本):是一饭的浓汤套餐,
欧一峰(软件学院 14本):二饭的拉面,
岑江健(信科院 14本):三饭的黑暗料理,
王世波(软件学院 14硕):还有君城的鸡扒饭,
合:噢耶!